撥開佛教千年迷霧,重見佛陀真理之光!

一、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

2500多年前,與“老子”同時期的印度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創建了佛教。佛教發源於印度,興盛於中國。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二千餘年的歷史;從東漢時期到現在,佛教的思想文化及教理教義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信仰等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

佛教文化在中國文化史寫下了光輝璀璨的篇章。因此,中國文化形態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巨大影響,佛教文化早已溶入到中國文化之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佛教文化的圓融、圓滿、圓通之性。

撥開佛教千年迷霧,重見佛陀真理之光!

二、人類的精神生活需要佛教所承載的真理正法

作為人類最高智慧成果的佛教,以宇宙十法界為本體座標俯瞰人生,真實地回答了人是什麼,萬法是什麼,人與宇宙萬物的關係是什麼;清澈的認識,嚴謹的思辯,徹法源底的闡述,讓世人為之震驚,真理面前,人人臣服,如此慈悲的胸懷,如此深遂的思想,必將荷擔起引導人類文明的歷史重任。

佛教中的第一義法不是少數厭世群體需要的心靈清涼劑,更不是社會文化櫥窗裡的裝飾品。真理是無價的、無敵的,佛陀的無上大智慧正在影響著科技文明空前發達的現代社會。佛教真理的傳播,必將影響和改變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

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精神家園被物質文明嚴重衝擊,我們面臨一系列新問題、新困惑,我們需要在佛法中得到啟迪,佛教所承載的真理正法也理應在人類文化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撥開佛教千年迷霧,重見佛陀真理之光!

三、社會公民應當積極學習佛陀的博愛精神,完成自我人格昇華。

首先,佛教弟子應自覺的肩負起這一光榮的文化使命,面向全人類,面向未來,以開闊的視野,以開放的心態、以清醒的時代意識,緊扣人類文化重建的根本問題、首要問題,以種種方便,努力弘揚佛法,讓世人廣泛瞭解佛陀的智慧,這是佛教對人類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佛教弟子應以理智的心態繼承好佛教中的好思想、好做法、好經驗,同時也要理智的建設好佛教,把封建的、迷信的、不可信的糟粕去除乾淨,讓佛教在新時代大放奇光異彩,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撥開佛教千年迷霧,重見佛陀真理之光!

其次,佛陀的在家弟子和有擔當、有能力的社會公民也應努力踐行佛陀的大愛精神。無論男眾、女眾,除了認真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還要肩負起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的職責。具有無上智慧、無上人類價值的佛教,只有通過公民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去實踐運用,方能使世人認識到佛教本有的價值,方能在人間發揮其建設淨土的應有功用。

太虛大師以“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為座右銘,並號召學佛人以愛國愛黨愛教為前提,一致奮起建設光榮的國家,變五濁惡世為莊嚴佛土。做為有理想,有擔當,追求真理的每名社會公民,尤其是處在新時代的佛子,都要共同建設人間佛教,讓佛教久住人間,久住心間。都應該肩負著繼承人類文化慧命的偉大使命。責任重大,勇敢承當,不辜負佛教,不辜負眾生,不辜負此生。

撥開佛教千年迷霧,重見佛陀真理之光!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