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心經》原來美好一直在(1)

首先說幾個名詞,觀自在菩薩,觀察我自己的內心,慈悲與冷漠各佔多少?

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從出生到死亡這一路需要經歷太多太多,那你現在走到了那一步?是剛開始還是已經要結束?還是正如日中天?

召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惡。感覺人生成功了嗎?感覺已經做成了你已經做的事的人,他們的人生成功嗎?生命本來永恆而美好,那生活的苦難與殘酷是表象,還是引導你認知生命是與世界的手段,或者工具?不管是好是壞,你是否曾有段時光沉溺其中無法作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謂舍利子就是一個人,所有的精神內核。這裡無關是明物質還是暗物質。因為你區分了,所以此刻的你是不空的。因為你沉迷了,所以你的眼中所見,腦中所駐滿滿的都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你把內心深處黑色的影子釋放出來,而讓美好走慢了幾步,你會發現,怎麼這個世界都是謹慎、防範、擔憂,還有那麼多的無法信任?

某一天你的毛孔會呼吸了,也能和你的鼻子一樣,愛上陽光了;某一天在身邊人的眼中,看到的都是花草、綠葉、陽光、白雲、大樹、藍天,而不是冷漠與疏遠。我可以確定你已經走進了自己的內心,眺望到所謂“生命”二字,本來該有的樣子——同時也走進了大自然的內心。

——今天暫時分享到這兒!

我是紅塵俗人一個,分享一點閱讀的感悟,分享一點,對這個或好或壞的世界滿滿的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