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支點”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之於改革,同樣需要一個支點。

以“衡山之謀”為支點,管仲成功利用經濟改革擊潰敵國。

以“徙木立信”為支點,商鞅有效解決了民眾對國家的不信任,為後期頒佈法令奠定基礎。

以“胡服騎射”為支點,趙武靈王使趙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以“託古改制”為支點,王莽創造性地提出土地國有、均產和廢奴三大政策,開歷史之先河。

以“師夷制夷”為支點,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出現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

……

01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生活的這片神州大地創造了無數令世界點讚的“中國奇蹟”:2017年我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新四大發明全球矚目,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13億多人奔向小康……

如果把1978年以來中國的歷史進程比作一部故事的話,改革無疑是最濃墨重彩的情節,方法無疑是最引人入勝的看點。改革越深入,任務越繁重,越需要科學的改革方法。

縱觀古今中外,因方法不當導致改革失敗例子的比比皆是:“洋務運動”的殷鑑不遠,只學技術不變制度,終究不了了之;王安石變法的殷鑑不遠,沒有形成最廣泛的改革意識,最終只能走向失敗;俄羅斯“私有化”的殷鑑不遠,盲目效仿西方,造成“水土不服”……

回到當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所以成功,離不開發展方向的無數次修正,離不開思想解放的無數次飛躍,離不開制度創新的無數次昇華,更離不開方法道路的無數次探索……

一路走來,既有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又有要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

一路走來,既有要 “突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又有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一路走來,既有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又有要“一切為了群眾”。

一路走來,既有要尊重客觀規律,又有要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一路走來,既有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兼顧,又有要“解剖麻雀”。

一路走來,既有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又有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

改革的形式多種多樣,改革的方法數不勝數,但尤為醒目的是那條穿越40年改革史、顛撲不破的真理——“頂層設計+基層創新”。

02

低頭拉車抬頭看路。

改革的“支點”

“楓橋經驗”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圖/網絡

如果僅有20世紀60年代初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沒有1963年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的大力認可,就不會有“楓橋經驗”的不斷髮展,更不會形成後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

改革的“支點”

小崗村 圖/網絡

如果僅有小崗村18位村民以“託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狀,簽訂“大包乾”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沒有一年多後黨中央及時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肯定“大包乾”的做法,將小崗村經驗推向全國,就不會有農村生產力的極大解放,更不會有如火如荼的農村改革拉開全國改革開放大幕。

改革的“支點”

“傻子瓜子”年廣久 圖/網絡

如果僅有“傻子瓜子”年廣久大膽吃螃蟹,將小作坊發展成“大工廠”,沒有鄧小平對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給予及時肯定,並對姓“社”姓“資”的爭論“放一放”和“看一看”,就不會有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壯大,更不會有今天民營經濟撐起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改革的“支點”

我國第一支股票——“小飛樂” 圖/網絡

如果僅有1984年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公開發行我國第一支股票——“小飛樂”,沒有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肯定發展金融業的重要意義,就不會有中國資本市場大步向前邁進,更不會有今天茁壯成長為當前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資本市場。

改革的“支點”

浙江安吉餘村 圖/網絡

如果僅有浙江安吉餘村人痛下決心封山護水,果斷關停年入300萬的石灰礦廠,沒有“兩山理論”的撥雲見日指點迷津,就不會從過去“賣石頭”到現在“賣風景”,更不會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升為基本國策。

……

回望往昔,商鞅變法在中央層面實行《法經》,地方層面推行縣制、重農抑商,“頂層”與“基層”聯動;孝文帝改革整頓吏治、行均田制,“頂層”與“基層”互通。

環顧世界,羅斯福新政在中央層面頒佈《聯邦緊急救濟法》,地方層面推行以工代賑創造就業機會,“頂層”與“基層”互動;明治維新一方面明確發展資本主義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實行“四民平等”發展經濟,“頂層”與“基層”協動。放眼今朝,東部沿海地區憑藉國家賦予的制度先行優勢“先富起來”,浦東新區開發與開放開啟上海新一輪騰飛,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等,改革開放40年,全國各地增長熱點不停切換,唯一不變的是結合中央的頂層設計,立足實際,尋找適合省情的改革開放之路。

綜上種種,無一不在昭示,“頂層設計+基層創新”是改革成功的不二法門。

03

當最北端的漠河已經冰天雪地,最南端的三亞依然烈日炎炎。

當最東端烏蘇里江人們已起床勞作,最西端帕米爾高原依然星辰漫天。

當大興安嶺的額侖春人還停留在母系社會時代,作為經濟特區的深圳已投入信息時代的懷抱。

當北京、上海人均GDP已邁入“10萬元”時代,比肩歐美髮達國家,甘肅、雲南人均GDP剛及它們的十分之一。

……

這千差萬別的省情、市情和縣情,決定了我們的改革不能“一招鮮,吃遍天”,也不能“左右一個樣、上下一般粗”,更不能如香港、新加坡那樣“自上而下、一以貫之”,必須面對各地不同的困難挑戰,讀懂各地不同的改革語境。在古代,中央文件到達各地,即使快馬加鞭,也要數月之久,這中間信息的衰減、政策的變味在所難免,政策的制訂者並不能完全照顧到不同地區的差異。鼓勵各地積極進行差別化探索、主動創新實踐,是尊重改革規律的體現,也是激發基層首創精神的必需。

謀劃在頂層。改革是全國一盤棋,要有序、可控地進行,整合各種利益集團訴求、解決各種矛盾衝突,就必須重塑中央的權威,強化中央體制機制的平臺建設——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改革的“四梁八柱”,如同“導航儀”“牽引機”,突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視野障礙,引導改革超越既有利益格局,沿著正確路徑前行,於是有了“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四個偉大”“三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創新在基層。“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從小崗村按下的紅手印,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風行神州;從“雞毛換糖”的艱辛創業,到市場經濟大潮澎湃不息;從蛇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宣言到“北雄安南海南”揚帆再起航;40年來,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無不是尊重地方、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的結晶。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是一個自上而下、漸進式的推進過程,既要有頂層設計總把舵,也要通過基層實踐革除頂層設計的“痛點、難點”。如果說頂層設計是謀劃改革的重要方法,那麼基層創新就是改革落地的重要法則,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只有源於實踐的頂層設計,才是充滿生機活力的藍圖;也只有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逐步引導推進基層實踐,才能使改革“上下對稱、同心合力、落地生根”

04

秤砣離不開秤桿。

在中國,任何地區的發展,都是在中央的佈局下最大程度實現地方的價值;任何地區取得的成績,也都要用中央的標準體系來衡量成功與否。

改革開放40年,海南雖然孤懸海外,偏居一隅,但黨中央決心把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初心始終未變,從決定開發建設海南的那一刻起,中央就始終對海南高看一眼、厚愛一分。但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1978年海南GDP全國排名第28,2017年海南GDP依然排名全國第28,與深圳從昔日的小漁村一躍成為今天的創新之都比,與珠海從昔日的邊陲小鎮一躍成為今天的花園式海濱城市比,與廈門從昔日的海島小鎮一躍成為今天的生態花園之城比……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的進步似乎略顯微小,癥結在哪裡?或許從海南經濟的三次大起大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983年4月1日印發的《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討論紀要》,賦予海南的特殊優惠政策,有些甚至比當時的經濟特區還要特殊和優惠,海南迎來了加快開發建設的機遇,海南島開始“熱”起來,但隨之而來的是,1984年轟動全國的“海南倒賣汽車事件”,海南改革開放的進程第一次放緩……

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南迎來了第一次重大歷史機遇,在成立後的短短几年裡,海南經濟特區進行一系列改革開放的“率先”探索,甚至一度出現“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盛況……但隨之而來是,1992年房地產市場驟然升溫,1993年房地產泡沫破滅,海南改革開放的進程第二次放緩……

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迎來了第二次重大歷史機遇,但隨之而來的是,房價一夜暴漲,房地產業迅速成為海南的主導產業,海南改革開放的進程第三次放緩……

可以說,從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到2009年建設國際旅遊島,中央給予了海南很多優惠政策,海南的發展從不缺中央領導的關心,但相比之下,海南這些年發展取得的成績,離中央的要求、離海南人民的期望、離中國唯一省級經濟特區的定位,還有一定的差距,問題出在哪裡?基層創新不夠是關鍵。

從完整的改革路徑圖來看,由發現典型到提煉總結,到試點推廣,到理論昇華,再到頂層設計,最後全國鋪開……環環相扣的改革路線,其背後的邏輯其實是鼓勵地方探索創新,而不是小心翼翼問東問西、畏首畏尾不敢嘗試。同樣的頂層設計,為什麼深圳、珠海和廈門等的改革開放進程一次次加速,而海南改革開放的進程卻一次次放緩?為什麼中央對於廣東、上海、深圳等的政策利好可以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而對於海南的政策利好,卻總是被一些投機者當成賺快錢的機會?

表象背後隱藏的正是基層創新的不足。一直以來,海南都熱衷於“要”政策,卻荒廢於“用”政策,海南的改革開放更多地依靠中央的頂層設計,由海南探索出來上升到國家的經驗少之又少,複製到全國的經驗更是寥寥無幾,海南的“基層創新”跟不上中央“頂層設計”的步伐。

縱觀古今中外歷次改革中的功敗垂成者,因“頂層”與“基層”不同步、不匹配,導致改革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王安石變法,在地方強推青苗法、募役法等,卻觸犯了中央乃至地方大官僚大地主階層的利益,變法隨之失敗;戊戌變法,維新派大力推行精簡機構、裁減冗員等特權,卻引起了中央及地方頑固勢力的強烈不滿,變法最終被鎮壓;俄國農奴制改革,雖然從國家層面上宣佈廢除了農奴制,但在基層落實上並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最終導致改革者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

沒有廣泛的基層創新,頂層設計就是“空中樓閣”;沒有科學的頂層設計,基層創新就是“一盤散沙”。

05

鞋子合腳路好走。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親自宣佈黨中央、國務院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隨後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一時間全島沸騰、全國熱議、全球矚目……

黨中央著眼於國際國內發展大局,高屋建瓴、運籌帷幄,為海南未來的發展指引了方向,找準了定位,明確了任務,繪就了藍圖,而此時海南的領導班子卻感到沉甸甸的壓力,三十而立的海南怎樣能抓住這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怎樣實現在欠發達省情的基礎上建設自貿區?怎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統一?怎樣實現自貿區建設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機結合?怎樣實現國家賦予海南“三區一中心”的定位?怎樣實現把海南打造成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標杆的宏偉目標……這一個個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出口在哪裡?制度創新是核心,基層創新是關鍵。

基層創新要吃透中央精神。如果說頂層設計告訴我們為什麼改,改什麼,給出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那麼基層創新要做的就是對標對錶,推動改革落地。要原原本本、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學習中央精神,入腦入心,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處理好“快見成效”與“打牢基礎”的關係,既要通過推進一批快見成效的項目提振各界信心,也要保持定力,胸懷大局和國家戰略,看“遠”走“實”,饃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貪多求快,切忌一口吃個胖子。同時,要積極主動參與中央對海南的頂層設計,結合海南地方探索的實踐提出有針對性建議,“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基層創新要結合地方實際。同樣是建設自貿區,不同的是各地的實際。對於全國自貿區建設的排頭兵上海來說,自貿區建設是應運而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強烈需求驅動下的產物;對於欠發達地區的海南來講,經濟總量不及上海的六分之一,進出口總額不及上海的四十分之一,自貿區建設更像是“憑空畫樓閣”。如果說上海建設自貿區是“坐著摘桃子”、“3+7”地區建設自貿區是“站著摘桃子”,那麼海南建設自貿區則是“跳著摘桃子”。“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欠發達的省情決定了我們建設自貿區註定是一條充滿艱辛曲折的道路,也是一條沒有現成經驗可照抄照搬的道路。

基層創新要鼓勵用他山之石。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國內還是國外,模仿借鑑經驗都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新加坡在發展“總部經濟”以及推進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成熟做法,香港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健全法制監管體系的成功案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典型經驗……不管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海南作為全國第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可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務必腳踏實地學習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同時,更要尊重客觀實際,“洋墨水”也好,“土地經”也罷,最關鍵的是要把“嫁接”來的經驗本土化,形成符合海南發展實際的土生土長的經驗。

基層創新要尊重首創精神。基層人員作為改革落地的關鍵一環,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確保改革取得實效的重要因素。我們FT賬戶的建設體現在每位金融從業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上;我們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取決於每位港口工作人員裝卸貨物的效率;我們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呈現在美麗海南百鎮千村的“千姿百態”中;我們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建設離不開每位銷售人員的主動熱情服務……要充分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堅持統籌兼顧,有效激發和保護基層幹部的主觀能動性,調動最廣泛海南人民投身自貿區建設的積極性,將自貿區建設真正從“紙面”落到“地面”。

基層創新要崇尚實幹抓落實。事業是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宏偉的目標都將只是“水中月”,再宏大的藍圖都將只是“鏡中花”,再科學的頂層設計都將只是“一紙空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更是反覆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作為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必須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埋頭苦幹,狠抓落實。

06

改革創新永無止境,改革方法論的創新也永無止境。

新時代的改革,同樣需要新時代的方法論 ,那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刻理解、科學運用新時代的改革方法論,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開放中博採眾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達到更高層次的新境界、形成更高層次的新格局。

風起揚帆正當時。

站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再出發的新起點,站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新起點,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次海南,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扛起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的大旗,打造出展示中國風範、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