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讀經典

第一句話:不尚賢,使民不爭;

古文今譯:不標榜賢才異能,使民眾不爭功名

我的理解:名位實足以引起人的爭逐。

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有的人天賦異稟,有的人學識淵博,有的人很善良,有的人心思細膩,有的人善於謀略,可謂是各有千秋。如果標榜什麼才是賢能,就相當於是肯定了一種人,否定了大多數人,其他人就不好嗎?就不是賢能之人嗎?

正如一個父親總是當著一個兒子及旁人,極力誇讚另一個兒子是如何的出類拔萃、智勇雙全,這個兒子就可能為了得到父親的賞識而起爭心。

另外,對於賢能的標準,很難遽下定義。建立一個所謂的標準,也容易被人所利用,為了爭得“賢能”的好名聲及其背後的利益,不乏有投機取巧、不擇手段的人,這樣一來,有時候大奸大惡的人,看起來卻像個大好的賢人。

所以有道的人不推崇賢德,不標榜自己,使民眾不會為了虛名去爭奪。

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二句話: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古文今譯: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使民眾不起竊盜

我的理解:財貨實足以激起人的貪圖。

有一句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特別的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他們可能會為了它而起竊盜,去偷竊劫奪。

另外,現在很多所謂的難得之貨,其實都是人們炒作或吹噓出來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本身並沒有那麼大的價值。

所以,有道的人不特別珍貴難得的財貨,不極力追捧,而使民眾不起貪圖的心思。

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三句話: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古文今譯:不顯耀可貪的事物,使民眾不被惑亂。

我的理解:激起人們貪慾的事物越多,人心就越亂,這是導致人與人之間混亂與衝突的主要原因,比如名位、財貨等。正所謂上行下效,所以,有道的人不會輕易顯耀什麼,不顯露自己特別喜好什麼,從而使民心不被惑亂。

比如,公司領導不要動不動去呈現、去顯耀可能引起人們私慾的東西,經這麼一撩撥、一刺激,員工的心就亂了,就沒法把心思全都放在做事上,又怎麼讓他們的工作卓有成效呢?

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句話: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古文今譯: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靈開闊,生活安飽,意志柔韌,體魄強健。

我的理解:“可欲”的事物容易擾亂人的內心,可能使人們為爭名奪利而不擇手段。所以有道的人治理世事,一方面要讓人們生活安飽,擁有強健的體魄,另一方面要開闊人們的心思,減少內心爭奪的慾念。

比如,作為一個勞動者,能安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能吃好、睡好,擁有強健的體魄,就是一個合格的公民。

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關於這段話的一點兒感悟:

你看,因為慾念過多,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好像都生活在焦慮之中,即便是吃得好,也無法細細品嚐食物的味道;更睡不好,熬夜失眠是家常便飯;心中焦慮,無法感受寧靜的生活;節奏太快,難聞見花香撲鼻。

所以,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我們不只是要追求安飽,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生活中,還需要使人們心靈開闊,減少內心爭奪的慾念,保持身體的強健。

我覺得,老子先生的話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更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

第五句話: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古文今譯:常使民眾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慾念。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依照無為的原則去處理世務,就沒有不上軌道的。

我讀《道德經》:人心因何易亂?“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的理解:人們對名位的爭逐,財貨的貪圖,於是巧詐偽作的心智活動就層出不窮了。所以有道的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常使民眾沒有偽詐的心智,不起爭盜的慾念,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依照這樣“無為”的原則去處理世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

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嗎?希望能跟你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