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突襲,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全球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大幅度下挫。目前疫情還在快速蔓延中,未來世界經濟進入衰退概率增大。近期IMF世界經濟展望公佈,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此前預期為3.3%。IMF預計2020年發達經濟體GDP增速為-6.1%,此前預期為1.6%。預計2020年美國GDP增速為-5.9%,此前預期為2.0%。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認真思考,在疫情黑天鵝突襲下,我們如何做好資產配置,讓我們的資產安全地渡過這個經濟寒冬。在大類資產配置中,黃金具有避險和保值功能,這時討論黃金投資就顯得尤為必要了。本文將為您解開黃金投資迷局。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1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黃金走勢

今年一季度剛過,危機四伏的資本市場給大家上了一場現實版的風險教育課。隨著疫情的發酵,對經濟的深遠影響還會逐漸顯現。俗話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黃金的基本屬性是保值和避險。但是在信用貨幣時代,黃金的價格隨著信用貨幣的嚴重超發而不斷地大幅度上漲。今年黃金主力合約已經大幅創歷史新高,進入了主升浪的行情。黃金合約相關的衍生品或者基金產品近幾年逆勢走高,收益良好。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2

黃金定價的歷史淵源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聯合國佈雷頓森林體系成員照

1816年英國採用金本位制,3.17英鎊兌換1盎司黃金,歷史上第一個國際貨幣制度(1880年~1914年)是建立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金鑄幣本位制的基礎之上。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黃金充當國際貨幣,並作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各國貨幣都規定含金量,其匯率由鑄幣平價決定;國際收支差額可通過“物價-鑄幣調節機制”而得到自動調節。

一戰後各國無力恢復金幣本位制,以金匯兌本位制取而代之。實行金匯兌本位制國家的貨幣與某一實行金幣本位制或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一定的固定比價,當時主要是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他們將本國的黃金外匯儲備移存掛鉤國家的中央銀行,通過市場買賣維持固定比價。國內流通的貨幣是銀行券,銀行券不能直接兌換金幣或金塊,只能兌換成能換成黃金的外國貨幣。

二戰結束後,1944年7月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佈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以美國懷特方案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佈雷頓森林協定》,從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為最主要儲備貨幣的國際儲備體系。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協議規定1美元含金量為0.888761克,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並規定了各種貨幣的浮動幅度。

但是隨著市場經歷了從美元荒到美元災,1971年8月,美國停止了美元持有國向美國按照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義務,佈雷頓森林體系隨之終止。在史密森協議的過度期間,美英的國際收支繼續惡化,各國相繼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最終國際貨幣體系過渡到1973年3月的牙買加體系,即完全的“浮動匯率制”。黃金和美元的比價關係成為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現在黃金和美元的兌換比例已經高達1盎司黃金兌換1785美元,也就是從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50年間,美元對黃金貶值了50倍左右。

我們通過梳理上述黃金價格的演進歷史發現這樣一個現實:在當代信用體系下,以信用貨幣表達的黃金價格不斷貶值。目前美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止經濟進入衰退,支持經濟復甦,相繼實施了無限制的貨幣超發,信用貨幣的泛濫今後將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信用貨幣的貶值和黃金的升值將不可避免。

3

黃金價格的價格分類

目前世界上黃金價格主要有三種類型:市場價格、生產價格和準官方價格,其他各類黃金價格均由此派生。

1、市場價格

市場價格主要包括現貨和期貨價格。一般來說,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所受的影響因素類似,因此兩者的變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於市場走勢的收斂性,黃金的基差(即黃金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會隨期貨交割期的臨近而不斷減小,到了交割期,期貨價格和交易的現貨價格大致相等。從理論上來說,期貨價格應穩定地反映現貨價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黃金的期貨價格應高於現貨價格,遠期的期貨價格應高於近期的期貨價格,基差為負。但由於決定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因素錯綜複雜,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也會出現例外。

2、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是根據生產成本建立一個固定在市場價格上面的明顯穩定的價格基礎。生產價格往往與技術條件、主要黃金生產國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等等密切相關。隨著技術的進步,各項開採費用一直在降低,黃金開採成本有一定的下降趨勢。

3、準官方價格

準官方價格是被中央銀行用作與官方黃金進行有關活動而採用的一種價格,在世界黃金交易中已成為一個較為重要的黃金價格。中央銀行是黃金的最大持有者,世界官方(包括國際組織和各中央銀行等官方機構)準官方價格又分為抵押價格和記賬價格。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4

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分析

1、國際政治經濟形勢

黃金有兩個屬性,一個是避險,一個是保值,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如果趨向緩和,經濟形勢向好,黃金的這兩個屬性不被市場關注,黃金的價格比較低迷。但是如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得很差,尤其是戰爭、經濟危機和疫情黑天鵝等因素影響,那黃金的保值或者避險屬性大幅度受到市場的關注,價格可能出現大幅度上漲。

2、美元走勢對黃金價格影響

當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形勢向好,美元升值,黃金的投資需求下降,價格下跌。反之,當經濟出現問題,美元貶值,黃金就會凸顯其保值功能,黃金價格上漲。美元和黃金呈現負相關的走勢。

3、供需關係對價格的影響

黃金畢竟是商品,供求的變化也是影響黃金價格的一個主要因素。黃金的供給方主要是生產企業,但是黃金的需求方包括普通消費者和各國央行。當供過於求的時候可能出現價格的下跌,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可能出現價格的上漲。近幾年去美元化浪潮不斷推進,很多國家央行,如俄羅斯央行把大量的美元儲備變成了黃金,成為黃金的最大需求方,造成黃金的需求大幅增加,這些是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4、黃金與貨幣的關係

黃金的價格是以信用貨幣的形式表現的,黃金雖然沒有增值的功能,但是有保值的功能,隨著信用貨幣的不斷超發,以美元、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為主的貨幣不斷地大規模發行造成信用貨幣的真實價值不斷地降低,也就是不斷貶值,那麼以這些信用貨幣標價的黃金價格上漲就在情理之中了。

5、黃金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通脹漸起,出現抬頭的態勢,那麼黃金保值功能凸顯,所以通脹對黃金的價格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反之亦然。

5

黃金投資正當時

黃金本質上是一種金屬貨幣,其漲跌的核心是與央行信用貨幣的地位博弈,而利率、通脹與經濟是這一博弈的不同表現。金價的核心驅動力是信用貨幣的變化,尤其以美元為主。原來,黃金是世界主要國家的貨幣,具有貨幣屬性,後來黃金退出貨幣流通,貨幣功能消失,這才剩下抗通脹和避險的屬性。自從黃金退出貨幣流通之後,人們用來交易的媒介就是政府創造出來的信用貨幣,信用貨幣的嚴重超發,沒有一個錨來控制其發行量。當信用貨幣發得太多時,人們就不相信它的信用了,所以貨幣其實就是一種政府的信用。因此,當這種貨幣的信用缺失時,黃金就會重新得到人們的信任。目前是佈局黃金的很好時機。

一是全球的經濟增速疲弱,疊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有進一步疲弱甚至有一定衰退跡象;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促使了各大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未來貨幣超發已經不可收拾。這對黃金市場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是黃金的避險功能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更為凸顯。近期全球的股市、匯市等市場發生了較大的波動,全球的金融穩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黃金和其它類資產存在一定的負相關,特別是金融風險的波動加大時,黃金的避險功能就更為突出地體現出來。

三是黃金的投資和央行需求明顯上升。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央行購買量高達650.3噸,是50年來第二高水平。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了黃金的淨買家。這是供求分析中重要的一方面。

四是從黃金的微觀定價受到美元、通脹、真實利率三個主要因素影響,金價長期利好。美聯儲把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到0-0.25%的區間,同時啟動了無限制的QE,可以預計為了挽救經濟,貨幣超發嚴重將不可避免。美國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快速下移,真實利率不斷走低,未來2年,真實利率基本確定為負;全球貿易摩擦等問題,使得全球的通脹並沒有明顯下降,綜合看,這對黃金具有持續性的支撐,看好黃金中長期的表現。

五是從資產管理的角度看,黃金是當下合適的資產配置選擇。資產配置的核心關鍵是找到負相關的資產,同時預期收益比較好的資產,黃金符合要求。這個階段,黃金在資產配置中處於稀缺位置,未來表現預期較好,同時與主流的股票債券等資產存在較好的弱相關或負相關關係。

6

黃金的資產配置方式

1、實物黃金

投資實物黃金主要是看中其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因其設計加工成本帶來的過高溢價以及回購不便而導致其流動性欠佳,投資者購買實物黃金並不能充分享受金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2、紙黃金

紙黃金是一種個人憑證式黃金,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黃金,個人通過把握現貨黃金(倫敦金)價行情低吸高拋,賺取金價的波動價差。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摺賬戶上體現,不發生實金提取和交割。為投資人省去了存儲成本,紙黃金與現貨黃金(倫敦金)價掛鉤,採取24小時不間斷交易模式,變現容易。缺點是沒有槓桿,不能充分享受波動的收益。

疫情下的黃金投資迷局


3、黃金基金(ETF)

(1)黃金ETF通過場內交易非常便利,且流動性強,門檻低。

(2)投資者購買黃金ETF基金不僅可免去黃金的保管費、儲藏費和保險費等費用,只需交納較少的管理費用就可投資黃金產品。

(3)黃金ETF基金可以日內反轉,從而提高投資效率。

(4)高安全性。黃金ETF代表了基金部分的、不可分割的受益權和所有權,其背後依託的實物黃金由具有優良信譽的商業銀行負責保管。由於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受到交易所嚴格的監管,並依託交易所先進的交易系統,交易安全可靠。

(5)與黃金價值一致。投資黃金ETF是指投資於黃金現貨合約,其緊跟黃金價格的變動而變動,一樣具有抗通脹性和避險功能,且投資收益波動率低於股票,投資風險可以掌控。

(6)黃金ETF受場內供求影響會產生折溢價,可進行套利。

黃金具有充裕的流動性,每年全球黃金交易量在30萬噸左右,是除石油外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中國巨量的資產對黃金的配置是低估的,投資者應該加大對黃金的投資。在當前的環境下,投資黃金恰逢其時。(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