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加快推動水環境治理“拐點”出現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出版的《環境》雜誌刊發了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蔣亞軍的署名文章《堅持全市“一盤棋”,科學系統精準治理水環境》,全面介紹東莞市水汙染治理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近年來,東莞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水質總體呈現持續改善態勢,今年1月~3月基本實現全面達標,其中3個省考斷面水質均為Ⅱ類,4個國考斷面中,泗盛斷面水質為Ⅱ類,共和村、旗嶺斷面水質為Ⅳ類,樟村斷面水質為Ⅴ類。

文章指出,近年來,尤其是2016年以來,東莞全面打響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始終堅持高位統籌引領,出臺水汙染治理“1+N”政策體系,由市與鎮立下“軍令狀”,簽訂責任書,掛出“作戰圖”,並建立市領導包鎮督導和市主要領導約談制度,壓實各級各部門治汙責任。近三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先後20多次召開全市治水工作會議,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持續深化治水工作,實現水汙染治理攻堅戰由打響到打好、由單點突破到科學系統精準治理。

東莞治水呈現出“大投入”開展治汙攻堅;“大規模”完善治汙工程;“大兵團”實施綜合整治;“大力度”管控企業汙染;“大範圍”引導社會參與等5個方面的特點。

自打響治水攻堅戰以來,東莞積極加大治汙工程投融資力度,計劃投入約668億元實施治水工作,是“十二五”期間投入的8倍,目前完成投資約512億元,全面保障各項治汙舉措順利推進。

文章指出,儘管東莞治水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由於過去粗放式發展積累的欠賬太多,目前存在斷面水質改善成效不穩固、已建設施治汙效益未能充分發揮、初雨汙染影響較大等問題。其中根本原因是沒有形成清晰獨立的雨、汙兩套地下排水系統。根據摸排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地下管網為合流制,雨天汙水溢流問題十分嚴重,加上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滯後、排水系統雨汙混接較嚴重、歷史已建主幹管網年久失修等問題,導致汙水不能順暢流入汙水處理廠的同時,大量外水(地下水、河涌水、雨水)倒灌管網,直接影響截汙治水效果。

文章說,2020年是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之年,東莞將進一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基礎上,從兩方面持續發力,全面完善城鎮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加快推動水環境治理“拐點”出現,堅決打贏碧水攻堅戰,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东莞:加快推动水环境治理“拐点”出现

一方面,推進排水管網全網絡貫通。目前,東莞截汙管網脈絡已基本搭建完成,下來要在捋清全市地下雨、汙兩套管網系統現狀基礎上,全面查漏補缺,精準補齊截汙短板,加快完成主幹管網檢測修復和雨汙管網錯漏接整改,在年底前建成市政幹道下雨汙兩套獨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統,實現有排水戶的區域管網全覆蓋,同步推進排水戶的汙水接駁入管,加強排水許可管理,規範汙水排放行為,形成汙水收集處理閉環。同時,建立完善治水設施運維長效機制,確保治汙設施高效發揮治汙效能。

另一方面,全面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推進有條件的排水戶優先實行源頭雨汙分流改造,對暫不具備條件的排水戶短期內允許合流制排放並逐步完善雨汙分流工作,推動實現“雨水入河、汙水入廠”,切實減少雨天汙水溢流汙染問題,有效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

全媒體記者 範德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