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明朝與清朝,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的兩個大一統王朝,也是封建制度全面走向衰落的兩個王朝

。單純的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個朝代在很多方面其實都是非常相似的,或者說是承上啟下,清朝在很多方面實際上都繼承了明朝的傳統。

清朝取代明朝,毫無疑問是歷史的進步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自戰國末期以來,南北對抗一直就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個對外矛盾。所謂南北對抗,指的是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漢民族之間的對抗。北方遊牧民族需要糧食和安居樂業的環境,一直嘗試往南發展,南方漢民族為了確保國家穩定,一直在考慮著怎麼壓制北方遊牧民族的壯大。這個矛盾,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呈現出一種拉鋸式的狀態。也就是這種“相煎何太急”的狀態,消耗了中國古代太多的人力,太多物力,太多的時間,太多的文明,嚴重阻礙了歷史的進程。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而清朝因為以北方統一南方的方式,實現了民族大融合,同時也“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消解了南北矛盾。從此後,北方再也不需要投入重兵進行防範,老百姓再也不需要為了北方的邊防,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

有人可能會說,這也不算是清朝才有的進步,元朝就有了。但是,元朝只是形式上的融合,並沒有實現文化上的融合,而且元朝人為的等級制度,並沒有消解南北對抗,反而是加劇了南北對抗。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中國封建社會最大的特點是皇帝極權政治。清朝的皇帝極權政治和明朝及之前的朝代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成熟標誌。

至於經濟上,清朝比明朝有了更大的發展,這不用多說。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清朝雖然相比於明朝來說,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它依然沒有跳出封建制度。而且在世界資本主義制度轟轟烈烈發展起來的情況下,清朝卻依然按照封建制度的慣性往前挺進。可以說,清朝在把封建制度變得無比成熟的同時,也因此走向了死衚衕。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再來看看明朝,在中國古代普通人擁有民主權力最多的時候就是朱元璋時代

人人都是監督者,哪個官吏貪汙營私、欺壓百姓,大家可以動手將他綁了送到上一級官府治罪;有冤在地方不能申者,可以頭頂大狀到御前告狀,誰要敢阻攔從重問罪;皇宮之外設有大鼓一面,有大冤者只要擊鼓他就親自審理。另外,賦稅經常免,養老、收容流浪者等公共設施齊全,鼓勵民間尊老愛幼,以財物作為獎勵。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守國門”承諾。中國自古以來侵略者多起於北方,朱棣將都城遷到北京就是要為人民收平安。從此之後無論是哪個皇帝在對待外來侵略方面骨頭都特別硬,明英宗被瓦刺俘虜也是寧死不屈,直到崇禎皇帝“君王死社稷”才罷休。

由於明朝的文官權力甚大,皇帝會讓太監去牽制大臣。皇帝,文官集團,太監,三者是相互制約相互利用的。(三權分立?)這就是文官集團和太監集團頻繁鬥爭的原因之一。適當的矛盾,其實是有利於進步的。權力有了制橫,才會透明和民主。

忠奸並存,鬥爭激烈,胸懷廣闊,開明吸收,群星璀璨,波瀾壯闊---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

被誤導的300年:還原明朝和清朝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