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前言:

许荣哲的《小说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说:

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1次,却始终与之无缘的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碑上刻了这么一段话:“我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所谓“事物危险的边缘”指的就是故事中制造的矛盾感,就像“软心肠”和“刺客”的关系。矛盾越强烈,故事就会越精彩。而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笔下的主人公,大多具有这样的矛盾性,比如《恐妻家》里面的主人公“兜”就是一个怕老婆的杀手。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兜”只是一个代号,是作为杀手的代号,“兜”的本名叫三宅。在妻子和儿子眼里,三宅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玩具厂销售人员;但在杀手界,“兜”却是一个高人一等、冷静高明,以取人性命为生的杀手。所以,一直以来,三宅都过着一种双面人生的日子。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但近来,随着儿子即将成年,他想要金盆洗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可是作为中介代理人的“医生”却不同意。一直以来“兜”的任务都是“医生”以病人病历作为掩护委派的,“手术”指的是暗杀行动,“恶性”则代表目标是行家。这是《恐妻家》的独特故事设定。

如果从类型上细分的话,《恐妻家》是一本推理小说。故事的主人公一方面要在家人面前隐藏自己杀手的身份,一方面还要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与“医生”展开生死周旋。

不过,整部小说最让人赞叹的地方并不在于推理,反倒是其中渗透出的主人公对家人的无声呵护,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公平的追求更能戳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三宅对妻子的爱主要体现在他的“妻管严”,也就是怕老婆。究竟有多怕呢?

在吃饭上面,三宅研究出了吃夜宵的终极奥义,那就是鱼肉香肠。在得出鱼肉香肠这个结论之前,三宅尝试过泡面,但发现拆泡面包装时塑料的摩擦声会吵到妻子;后来三宅又尝试饭团,可随后又发现如果当晚妻子准备了夜宵的话,自己是绝不会吃饭团的,那么饭团第二天有可能会变质。最终,三宅发现鱼肉香肠是最好的选择,既不会吵醒睡梦中的妻子,还不会变质。

其次,如果被妻子问到想吃什么时,三宅也有一套自己的应对哲学。第一,不能说“随便”;第二,如果回答外卖或者出去吃,要看妻子的心情而定,如果当时妻子心情不好,三宅很有可能会被妻子唠叨“不知节俭”。所以,选择一个自己想吃而又不需要妻子费太多工夫的食物是最稳妥的回答。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最重要的是,如果妻子提出给你盛饭,你也不能欣然应允。因为在三宅看来,那有可能是一个圈套。

在吃上面已经如此艰难,住就更不用说了。三宅曾经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但最后却在妻子的监督下变成了一个稍微经过改造的储物间。

在对妻子的回应上,三宅更是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验。比如,当你真的想不起妻子告诉自己的事情时,一定不要反问,而要大声附和一句:原来是这样啊。还有一句万能回应则是:你真是辛苦了。无论何种情况,向妻子说一句“你辛苦了”总是不会错的,因为妻子的烦恼就在于丈夫总是不体谅自己的辛苦。

总之,三宅的“妻管严”的确很严重,有时候连儿子都看不下去。但三宅真的是怕老婆吗?恐怕未必如此,要知道他可是一个杀手。与其说怕老婆,倒不如说三宅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在谨小慎微地照顾妻子的心情。三宅对妻子的“怕”,不是勉强,不是忍受,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爱。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这一点可以从三宅交到的第一个好友“松田”对妻子的态度上看出来。松田和三宅都是“妻管严”,但又有点不一样,松田是在忍受妻子。而忍受的久了,就会想要放弃,所以松田最后和妻子离婚了。但三宅却是在真心真意的爱着妻子,所以哪怕只是去院子里消灭黄蜂,他也要叮嘱儿子要照顾好妈妈;又因为时时刻刻在乎着妻儿的安危,所以才会在攀岩时也不忘祈祷家人平安。作为杀手,三宅并不害怕死亡,他怕的只是妻子因为自己的死而生气。

正如书中结尾写到的那样:

对兜来说,杀手只意味着一份普通职业,他想做的事从来不是杀人,而是平凡的日子里还可以对妻子唯唯诺诺,还可以担心儿子的未来。不要以为这样的人就是懦弱,他只是在乎爱的人的感受。杀手的每一天都危机四伏,但兜知道自己不能死,因为如果死了,妻子可能会生气,这才是他最怕的事。他要放手一搏。

但,三宅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这样的结局安排一方面是基于伊坂幸太郎的价值观,一方面是基于书中主人公三宅本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公平的追求。

什么是公平呢?就是不要乘人之危,所以作为杀手的三宅,从不会在目标晕倒的状态下动手。相对应的,如果“你可以对某人做某件事,别人却不能对你做”,那就不算公平。这也是三宅内心的一大矛盾点,他当然想要金盆洗手和家人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但这对于那些被他取走性命的人来说,一点都不公平。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伊坂幸太郎为三宅制造了一个两难的困境。 他既想要逃离刀尖舐血的生活,与家人幸福生活下去,又不想违背内心对公平的追求。这是小说中呈现的第一个两难困境,是主人公内心的两难,几乎贯穿整部作品。

与此同时,为了破解主人公内心的两难抉择,伊坂幸太郎又在结尾制造了一个外在的两难。面对“医生”对自己的赶尽杀绝,三宅有两个选择:一是不管好友奈野村及其儿子的死活,拼死抵抗;二是从容赴死。权衡之下,三宅选择了后者,他想到了妻子那句“每个人能力有限,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要是不行就算了”。

这应该是最完美的安排了,三宅的死让好友获得了新生,同时又没有违背自己对公平的追求,还践行了妻子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话。

但最绝妙的地方还不仅仅在于此。因为故事最后,坚信螳臂当车也要奋力一击的三宅,在死去10年后通过某种巧妙设定与儿子、奈野村合力击败了当年的“医生”。伊坂幸太郎讲故事的能力只能用精妙绝伦来形容了。

回顾三宅的一生,是悲与喜相互交织的一生。

他的“悲”在于小时候受到父母语言的暴力,所以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如此环境长大的三宅也没有怎么读过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失导致其误入歧途,以致成年后每天过着以命相搏的日子。

他的“喜”在于遇见了自己的妻子,他的生活开始一点点温暖起来,开始有了阳光和微笑,有了儿子,有了好友。所以,“妻管严”对于三宅来说,反倒是另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妻管严”也好,杀手也罢,三宅的一生永远都是在为了妻儿默默努力着。在大多数人眼里,最平凡不过的生活却是他最向往的欢乐时光。他可以在三十度高温的夏天,裹上厚重的羽绒服悄悄除掉院子里的黄蜂;也可以把妻子的喜好与厌恶总结为一本厚厚的笔记;还可以在完成委托任务后迅速切换身份,赶赴学校参加儿子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导。

《恐妻家》:一个“妻管严”杀手的悲喜人生

那时,三宅的儿子并不懂父亲,直到秘密一步步被揭晓,直到自己也成为父亲。

“草坪上细弱的小草仿佛动物柔顺的毛,随风摇曳。我们就像坐在怪兽的背上。正想着,我突然觉得蜷在身下的怪兽好像伸展出四肢,站了起来。就是这头我从未见过的怪兽,在守护着坐在它背上的我们啊。这时,我发现怪兽的长相竟然与父亲一模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