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論持久戰》

一、創作背景

抗戰全面爆發後,在國民黨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冀望於國民黨正規軍的抗戰,輕視游擊戰爭。但是,抗戰10個月的實踐證明“亡國論”、“速勝論”都是錯誤的。那麼抗日戰爭的發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時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1938年5月,毛主席寫的《論持久戰》初步總結了全國抗戰的經驗,批9駁了當時盛行的種種錯誤觀點,系統闡明瞭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是抗日作戰的系統性綱領。

二、內容簡介

講演共21個問題,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8個問題)主要分析了中日兩國的基本特點即戰爭潛力,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二部分(包括後13個問題)主要論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發揮自覺的能動性,實行人民戰爭的極端重要性。

毛主席指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這是全部問題的出發點。由於敵強我弱,這就規定了日本能夠在中國有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的橫行,中國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艱難的路程,抗日戰爭是持久戰而不是速決戰;由於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又規定了日本不能橫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後的失敗。

毛主席從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出發,分析說明了持久戰將經歷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指出抗日戰爭總的

趨向是: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到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禦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到保守到退卻。

結論是:戰爭是持久的,最後的勝利是中國的。

毛主席還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和戰爭的關係理論,提出了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任務。

在政治方面: 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人民戰爭,實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在軍事方面: 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原則:(1)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的方針:(2)採取運動戰和游擊戰的作戰形式。這就說明了怎樣進行持久戰和怎樣爭取最後勝利的問題。

毛主席的這篇講演出色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科學地論證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闡明瞭持久戰的總方針,粉碎了速勝論和亡國論,從而在思想上武裝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

三、問題提出與解答

1、為什麼中日必有一戰?

中國方面: 中國近代經歷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將中華大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民生凋敝,社會生產力停滯不前,且地方軍閥勢力割據,無有強有力的統一政府,百年積貧積弱在軍力、經濟力、政治組織力均不如人,對日本來說侵略正當時。

日本方面: 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匱乏,災難頻發,日本因此一直對大陸有潛在的巨大渴望。近代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後,其國力軍力都有巨大進步從而可以支持其侵略野心,使其變為有野蠻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國家。

2、為什麼中國抗日戰爭會是持久戰(戰略基礎)?

中國方面: 中國經過近代百年政治運動與軍閥混戰,在政治覺悟、戰鬥能力方面鍛鍊了中國人民,且對新生文化的渴望較之以前歷史時期有巨大進步,但較之日本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中國人口眾多,較之日本有巨大人口優勢,又因為抗日戰爭是正義戰爭,是存亡之戰,人民抗日熱情持續高漲,兵源無處不在,兵力消耗可快速補充,所差只在單兵戰鬥素養及武器裝備方面,有充足兵力來彌補裝備方面的不足;中國地域廣闊,有巨大戰略縱深與迴旋餘地,對中國軍隊來說有充足的戰略空間進行遊擊戰、運動戰,在戰鬥中鍛鍊成長壯大,逐步完成由游擊戰向運動戰,最後達到能正規戰標準的轉變。

日本方面: 日本的軍力,經濟力,政治組織力在當時亞洲是第一位的,所差只在兵力不足以及戰略資源不夠充足是以不支持其打持久戰的可能,只能以裝備優勢彌補兵力的不足,只適合打局部戰爭與速決戰,但其犯了盲目擴大侵略範圍,造成兵力分散,從而給我抗日力量將日軍拖人持久戰的可能;日本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在國內國際有巨大反對力,雖有德國法西斯同盟軍,但也有更強大的美國盟軍力量。

綜上所述:中國戰爭動員潛力有待深挖,利用廣闊地域使持久戰成為可能;日軍只具備一時戰略優勢,在持續作戰不斷消耗,且補充不及時的情況下,使持久戰的勝利成為可能。

3、中國為什麼不會向歷史上其他時期那樣被小國打敗而滅亡(如元滅宋,清滅明)?

日本方面: 正處於世界法西斯集團崩潰的前夜,處於帝國主義的衰敗階段,與英滅印度時正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截然不同;再則,日本失道寡助,盟友除了德國,其他的偽軍不足為慮。

中國方面: 中國雖百年積貧積弱,但在人口、地域面積看仍是大國,且民主運動已經興起,民主革命意識開始流行,資產階級興起,共產黨領導逐步壯大。中國已有新的人民,新的思想,新的政黨,新的軍隊與過去時代完全不同。

4、為什麼對日妥協的不會成功?

日本的瘋狂掠奪政策,激起下層人民強烈反抗;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國民黨依靠英美,英美不允許其投降;其他黨派反對妥協,擁護抗戰;蘇聯勢力堅定中國抗戰信心。

5、為什麼抗戰能夠推進政治改革?

堅持抗戰能夠獲得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凝聚絕大多數人心

人民越要求抗戰越能反推動政府改革

隨著抗戰的逐步推進,各種不利於抗戰的因素(如腐敗分子,投降主義者)活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至剔除。

6、為什麼亡國論和速勝論都是不對的?

這些論調的持有者都只是單方面把某一不利或有利條件無限放大,而忽略了其他矛盾。

亡國論者只看到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強大,而忽略了它的戰爭潛力不可長期持續性;速勝論者主觀選擇性遺忘中日軍事實力根本性強弱的事實,只因局部或一時的戰術或戰役的勝利,就認為勝利會一直繼續,進而快速戰勝日本。這是他們的主觀性與片面性。

7、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

敵之優勢有一個,其餘皆為缺點,但其優勢足夠強大,戰爭初期敵之缺點還未發展到消減其強大因素的程度

我之劣勢有一個,其餘皆為優點,但我之劣勢足夠弱,戰爭初期我之優點還未壯大的補足巨大劣勢的程度。

以上兩點造成敵我雙方在戰爭的初期階段產生局部的勝敗,不至於全勝或全敗,原因就是帝國強弱狀況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隨著戰爭的推進,敵之優勢會被削弱,我之劣勢會被補足,戰爭態勢逐步由戰略防禦向戰略相持階段過渡。

這種敵我優劣態勢的轉變是緩慢的,受到國內國外各種因素的影響,是戰爭持久的根本原因。

8、持久戰的三個階段

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

戰略相持階段由於敵人兵力分散部署已達極限,敵之佔領區達到最大,從而停止進攻,轉為就地防禦佔領區。此階段比拼雙方意志力、決心與內部團結程度,是最為困難的階段。

9、中國由劣勢轉為相持,再有相持轉為相對優勢,是否需要有超過日本的軍力與經濟力?

軍力與武器裝備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戰爭比拼的不但是軍力與武器,更是人心與人力的對比。

持久戰的本質是消耗戰,消耗的是兵員、武器彈藥、後勤補給、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內民眾對戰爭的支持程度。中國只在武器裝備方面不佔優勢,戰爭潛力巨大,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將日本拖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一定會將日本拖死。

10、什麼是政治動員?

要把戰爭的目的告訴軍隊和人民。使每個士兵沒個人民明白為什麼要打仗,打仗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政治動員要有具體的步驟和政策,要有具體的政治綱領。

11、政治動員手段有哪些?

靠口口相傳,傳單佈告,報紙書冊,戲劇電影,學校教學,民間團體組織學習,宣傳幹部下基層。

政治動員要聯繫戰爭發展情況,要聯繫生產生活,單純的宣傳背誦沒有人願意聽。

政治動員是絕大的事,抗戰首先要考他取得勝利。

11、戰爭的單純根本目的是什麼?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消滅敵人是指解除敵人的武裝,不是單純的肉體消滅)。消滅敵人是第一位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

12、戰爭中提倡的勇敢犧牲是否與保存自己相矛盾?

部分的暫時犧牲是為了永久保存自己。防禦的同時必須有進攻,不能只是單純的防禦。

13、什麼是運動戰?

運動戰就是正規兵團在長的戰線,大的戰區面上,從事於戰役和戰鬥上的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的形式。同時包括“運動性的防禦”,“起輔助作用的陣地攻擊和陣地防禦”。特點是:正規兵團,戰役和戰鬥的優勢兵力,進攻性和流動性。

14、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的任務

運動戰是執行殲滅任務的

陣地戰是執行消耗任務的

游擊戰是執行消耗任務同時又執行殲滅任務的。

15、發動決戰的條件、目的、及要求是什麼?

在一切有利條件下發動決戰,無論是戰鬥的還是戰役的,給敵以消滅和消耗,不允許有任何的消極,這是決戰的目的。為此目的,部分的相當大的犧牲是必要的,避免任何犧牲的觀點是懦夫,必須給予堅決的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