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後牧原、新希望大漲5倍,那疫情過後哪些股會大漲呢?

無論買入一隻強勢股還是弱勢股,無論買入一隻優質股還是績差股,明天是賺是虧、這周是賺是虧都沒人準確知道,與其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做超短線,那為什麼不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佈局一些未來能確定性賺錢的投資標的。

比如說這次疫情會導致全國一批電影院倒閉,因為電影院基本上是高負債行業,在停業期間要付工人工資,要付租金,要還銀行到期債務,在沒有現金流入的情況下,高負債的中小電影院是熬不了幾個月的,春節都沒有進項,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所以在這期間,要倒閉一批中小電影院。

而一些不缺錢的大型電影院巨頭,會在這期間以低價收購瀕臨倒閉的電影院,等疫情控制住,經濟恢復正常,逆勢收購的大型電影院巨頭就是最終的行業贏家,這時候這批大型電影院的估值要遠遠高於2019年疫情之前的估值,那大家說在低谷逢低買入一些電影院巨頭,持有兩三年,股價有沒有機會翻一倍呢?

那我們該如何尋找這樣的公司呢?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第一、公司在行業中的規模夠大;第二、公司負債率非常低,最好沒有有息負債;第三、電影院背後有強大的財團支持。

比如中國電影(600977),公司銀幕廣告平臺擁有銀幕數量達6049塊,佔全國銀幕總數的10.87%,且公司貨幣資金+理財共計約84億,佔總資產比例近50%,而有息負債只有1.36億,說明公司資金充足,有能力應對疫情的衝擊以及進行逆勢收購。

公司目前的市盈率為19.54倍,未來中國的娛樂業會越來越好,消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給予25-30倍的市盈率算是正常,3年後公司的淨利潤從2019年的9.5-10億增長至15-20億,那到時候公司的合理估值最起碼在500億左右,是目前市值的2倍有餘。

其實不光是電影院,其他很多行業都是這個邏輯,只要這個行業不是夕陽行業,而且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那這個行業在疫情過後就會重新洗牌,行業集中度向頭部聚攏,一批中小企業面臨倒閉或者被併購,到時候由於供給減少,產品漲價,行業龍頭量價齊升。

比如2018年的豬瘟,看起來整個行業都受到影響,實際上大型養豬企業規模大,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完全可以預防豬瘟,而中小企業面對豬瘟卻是有心無力,在豬瘟的影響下,行業不斷去散戶化,行業集中度向頭部企業聚攏,頭部企業實現了量價齊升,這就是牧原股份、新希望股價在非洲豬瘟影響後大漲5倍的原因。

非瘟後牧原、新希望大漲5倍,那疫情過後哪些股會大漲呢?


非洲豬瘟過後,牧原、新希望等行業龍頭大漲5倍,那這次疫情過後,A股會有多少行業龍頭大漲3-5倍呢?相信大家按照本文的思路去尋找,可以挖掘一批疫情過後漲幅達2-4倍的優質公司。


延伸閱讀:

文章中所提及的股票這是用來學習探討,不做推薦,如有買賣,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