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中國觀眾一直以來總是有這樣一個疑問,中國電影市場裡還有好的藝術電影了嗎?

在前些年,電影產業的供應端與需求端嚴重不匹配,甚至因為觀眾往往會通過導演、演員以及宣傳等綜合因素來做判斷,使得能被觀眾注意到的電影本身就是有限的,而使很多缺乏資金和市場能力的中小型獨立電影和很多優秀的藝術電影很難在這電影市場上求得一線生機。

但賈樟柯的電影卻是那百分之九十以外的百分之十。

《三峽好人》成本600萬,但是銷售到了75個國家,帶來了4000萬元的版權收入;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山河故人》成本4000萬,還未上映就已經通過海外版權預售收回成本;《江湖兒女》目前版權也賣到了19個國家;

甚至就連影像極為粗糙的處女座電影《小武》就足足賺了將近500萬,還贏得了馬丁斯科塞斯的嘖嘖稱讚。

雖然國內院線不怎麼待見他,但他的影片總能順利找到投資和買家。

而現在,我們就來通過《山河故人》這部電影,來看看賈樟柯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受到乙方的如此青睞,在本就不寬裕的市場上夾縫中求生存。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山西小個子男生的電影夢

七年前賈樟柯的《天註定》在多倫多放映的時候,現場有一名中國留學生站起來很生氣地說,我們的國家是存在這些問題,但是你就不能拍一些中國好的方面嘛?離了山西的煤窯你就不會拍電影了是吧?為什麼不能拍點積極向上的東西?

後來賈樟柯在訪談中談到過這件事,他的角度讓在場的人都很意外。

他沒有討論到底應該拍哪一面的中國或者抨擊所帶來的這些非議,他只是說:“我覺得挺悲哀的,最基本的一個個人主義沒有受到重視。”

這就是賈樟柯,一個具有底層細微情感的導演。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他是山西汾陽的孩子,但汾陽,天地很小,很封閉;對於賈樟柯這麼一個,中學時就在雜誌上發表過小說的文學青年,汾陽顯然不是一個能一直待下去的地方。

1991年,正在山西太原復讀的賈樟柯,偶然看到陳凱歌的電影處女作《黃土地》,深受震撼,出了電影院,立志當一名導演。

那個時候,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覺得,上大學就是為了找工作,學電影幹什麼?哪裡生活太遙遠了,彷彿電影是一門高高在上的藝術,一門割捨了底層人民的藝術。

父親聽到賈樟柯要報考電影學院的消息,質問賈樟柯:“你瘋了嗎?你懂電影是什麼嗎?”但賈樟柯還是種下了這顆電影夢,最終在兩次落榜後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

是這一段經歷讓賈樟柯可以更細緻地去觀察像我們一樣普通人。也正是這樣的人文關懷讓他收穫了一座金馬,一座金獅,並且成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常客。

表裡山河,不見故人

路遙在他的《平凡的世界》裡說:“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吃喝拉撒,也不願意關注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很巧,《山河故人》裡還是沒有俊男美女。賈樟柯似乎也完全不關心明星不明星,依然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構建自己的影像,依然聚焦的是時代下的那一些普普通通的居民群象。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這個電影的故事仍然有賈樟柯式跨越時間的印記。

時間橫跨26年,選取了1999, 2014 ,2025年的三個節點,展示了一個關於昨天今天明天的家庭恩怨故事。

賈樟柯的鏡頭很有鄉土氣,土到掉渣,那種底層的真實感甚至讓你不得不相信那就是我們,無數的中產階級和底層人民。

1999年張近生與良子都喜歡上了小學老師沈濤。他們三個算是青梅竹馬的朋友,但愛情的破壞力是巨大的,為爭奪沈濤,張晉生與樑子反目成仇,張晉生最終勝出因為他們家裡有礦,財力的不同也導致了他們最後的結局。

這個資本的時代,最終教給我們的都是資本的價值觀,你無法否認這點。

是對是錯,可以交於後世評說;但資本邏輯的霸道,可以使一個小人物走向墮落和失敗,艱難和困苦。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他們都像神話裡的西西弗斯,所有為討生活所做的努力有很多也幻滅成泡影。

樑子最終還是扛起了自己的尊嚴,拒絕了張晉生幫忙打理礦場的工作,出外打工。

2014年沈濤和張晉生離婚,兒子到了被判給了男方,張繼生帶著娃去了上海生活,樑子回來了,他漂泊多年得了癌症,成了將死之人。

沈濤父親在車站去世,也是劇情一個關鍵點。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他讓張晉生安排兒子回來參加姥爺的葬禮,而這時的到樂完全變成了一個城市的小孩,對自己的親生母親極其陌生,在送兒子回城的路上,沈濤給他留了一串家裡的鑰匙,說,“你隨時可以回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程”。

這樣的兩句話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不管是誰的人生,都彷彿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生命的過客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就算親如父母,仍然無法陪一個人走完全程。

而位於未來的2025年,賈樟柯將它放到了澳大利亞。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對於未來,賈樟柯沒有如同其他科幻片一樣,飛著各式各樣的高科技飛機或者全息;在他的影像裡,有的只是越來越薄的平板電腦。這其實才是我們正常人對2025年的感覺。

張晉生現在只剩下一大堆錢和了無生趣的生活。張到樂已經成人,他平時不說漢語,當老師問他母親在哪,他說他沒有母親。張到樂對於母性關懷的缺失也是最終與張艾嘉飾演的米婭走在一起的原因。

而老年的沈濤在雪地裡一個人再次伴著熟悉的舞曲《GO WEST》起舞時,山河差不多還是那個山河,故人卻早已不知所蹤。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代數問題,還是幾何問題”

代數問題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大部分人在這個劃時代的長河中不知所措。弱肉強食,這是這個充斥著實用主義哲學的時代告訴我們的。但你我和一大部分人卻下不去口。這是底層的善良。

我們總是不能設身處地,因為生活處境不一樣的我們有時也只能理解,而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在《山河故人》中我們驚喜的發現,“賈科長”的鏡頭少了《小武》等電影裡粗糙的顆粒感,也沒有《天註定》裡的戾氣,卻多了常人能夠感受到的溫度。

這樣的講述方式往往是最讓人容易接受的。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在國家與個體之間,在大時代與小人物之間,在公共與私人之間,在“山河”與“故人”之間,都存在這一種微妙的關係,這就是所提到的“三角關係”。影片始終隱晦著表達了對當代中國真正的關係意識。這種關係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交織,變得模糊;這也是“不見故人”的一個原因。

賈樟柯也在努力地讓觀眾感受到這樣一種時間的變化。

在講述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段故事時,賈樟柯相應的在熒幕上分別對應了4:3,16:9和2.35:1的三種比例的畫幅,而這正是電影發展以來主流電影熒幕畫幅比的變化;時代的變遷一下子就展現出來。而黃河邊的高架與高樓,也暗示著新時代的開始。

為什麼要推薦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或許只有近代中國人才能看懂

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的,也是故人的流逝。

這部電影裡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對底層群像的刻畫。他們也經歷著我們所經歷和沒有經歷的悲傷,孤獨,和哀傷。

我們仍會用同理心去思考這些人的故事,這是現實主義電影人最大的希冀與目標。

賈樟柯自己說的一段話似乎可以讓我們找到關於這樣的電影的所有答案,“有些人一拍電影便要尋找傳奇,便要搞那麼多悲歡離合,大喜大悲。好像只有這些東西才是電影去表現的。而面對複雜的現實社會時,又慌了手腳,迷迷糊糊拍了那麼多幼稚童話。

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生活就像一條寧靜的長河’,讓我們好好體會吧。“

電影一貫如此,生活一貫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