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瓦尔登湖》活的得体,美的真实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

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无限制追逐,人们都在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着。聚敛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

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好书推荐:《瓦尔登湖》活的得体,美的真实


梭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他不喜欢热闹的人群,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总体而言,我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后来,大作家爱默生在瓦尔登湖区买了一块地,位置还算幽静。于是梭罗就征得爱默生的同意,住到了湖边。从春天开始筹备起盖屋的事。

梭罗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盖房子所需的工具,很多都是借的。建造的工作相当辛苦,他每天中午只能吃自带的牛油面包,顺便读读包裹面包的报纸。“因为手上有厚厚的树脂,青松枝的芳香也染到了面包上。”

七月四日,梭罗正式住了进去。这一天,是美国的独立日;而对梭罗来说,则是他开始独立于传统的社会规则的日子。

为了挣钱,梭罗种了一小块豆田,上午锄地、游泳;下午则主要用来阅读和思考,隔三差五也会散步到村里里跟大家闲聊。黄昏时,梭罗会泛舟湖面,吹起笛子,看鲈鱼在周围游泳。夜晚森林里一片漆黑,梭罗就用手和脚和摸索熟悉的树木和道路,以此辨别方向,回到小屋中。

秋天,猎人和潜水鸟在湖面对弈。十月,梭罗去河岸采葡萄,满载而归。冬天,梭罗开始泥墙。等到湖面开始结冰,他会惬意地躺在冰上,像水上的小虫子。

梭罗说:“一个人住在林子里,我一点也不寂寞。我不比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因为我们有大自然的鼓舞,我们有太阳、风雨、夏天和冬天。”

好书推荐:《瓦尔登湖》活的得体,美的真实


梭罗最永恒的伴侣,就是那片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的得名,源自于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因为亵渎了神灵,在庆典时受到了惩罚,山岳震撼,大地沉降,只有一名女子幸免于难,于是这片新形成的湖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做瓦尔登。

这些细致、有趣,又充满了深情的自然描写,构成了《瓦尔登湖》的肌肤。但是,在这样美丽温柔的肌肤之下,隐藏着一副傲然的骨骼,那就是梭罗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梭罗看来,劳动是罪恶,空闲才是美德。所以才会在日记中说:“逍遥是一门了不得的艺术。”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若是永远追逐欲望,那何时才是个头。

梭罗的这种观点,与后来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卢卡奇所提出的“物化”理论不谋而合。所谓物化,是指人的劳动成果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梭罗说:“我们全都是穷困的,虽然有奢侈品包围着我们,倒不及野蛮人有一千种安逸。”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梭罗的答案,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简朴。

梭罗说,世上的东西只分两类,一类是奢侈品,一类是必需品。他提倡,把欲望只控制在必需品的范围内,这样极少的劳动就可以满足,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丰富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道德了。

梭罗一直很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瓦尔登湖》中应常引用论语。孔子评价颜回的的这一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应该也是梭罗理想的生活状态吧。

不过更重要的是,摆脱外界物质的束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坚持下去。这是梭罗在书中明明白白、认认真真提出的对每个人的希望。

湖畔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思考场所。梭罗说:“当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时,以为生活就只能如此;但其实,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生活就有多少种可能。”

至此,梭罗的思考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他在《瓦尔登湖》的结尾写道:“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好理由……我再也不愿坐在房舱里了,我宁肯站在世界的桅杆前与甲板上,因为从那里我更能看清群峰中的皓月。”

好书推荐:《瓦尔登湖》活的得体,美的真实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4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1854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50年了。《瓦尔登湖》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然让许多人痴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