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志願”做到全市高校第一 寧財院參加教育部“勞動”研討會

把“志願”做到全市高校第一 寧財院參加教育部“勞動”研討會

寧波財經學院志願者參與無償獻血活動。通訊員供圖

由教育部委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主持召開的學習貫徹落實《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在線研討會於4月10日舉行。寧波財經學院(以下簡稱“寧財院”)將作為寧波唯一一所受邀高校,介紹該校在勞動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

在教育部研討會上“亮相”的背後,有份“亮眼”成績在支撐:連續兩年志願服務時長位居寧波市高校第一名;全年大學生志願者獻血總量全市高校第一名。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批示:“兩個第一”的成績,非常了不起。

這是寧波財經學院重視勞動教育,常態化組織搭建志願服務活動平臺,支持青年大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願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的成果。

把勞動教育納入學分考核

大學四年須滿30個小時

教育界最近的重磅話題,莫過於近日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

如何將“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常態化地開展勞動教育?這是當前學校教育正在探索解決的問題。

教育部研討會主要是解析意見出臺的背景和重大意義,以及貫徹落實意見面臨的主要困難,條件保障和實施機制等,寧財院受邀參與研討,並做經驗介紹。

寧財院在勞動教育上怎麼練成“學霸”的呢?據瞭解,該校依託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平臺,堅持將實踐育人的重點落到“知行合一”上,把大學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作為勞動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

按照這個總體規劃,該院出臺一系列制度措施,形成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比如“大學生四年參與志願服務必須滿30個小時”“結合專業學習,在校生須完成個人社會實踐項目1次、團隊社會實踐項目1次”……這些要求被寫入寧波財經學院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量化實踐育人4個學分,同時著力提升實踐育人專業化水平,進而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讓教育迴歸本質,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該校教務處處長李繼芳說。

探索志願服務項目,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

王姝靈是寧財院16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三年志願服務時數600餘小時,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多達150餘次,她的課餘時間幾乎都撲在志願服務的工作上,今年被評為寧波市最美志願者。她說:“我喜歡做志願者,是因為我想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把這份簡單的快樂延續下去。”

王姝靈的故事正是該校志願服務工作面向青年學生,立足勞動教育,深懷感恩教育的一個縮影。

自2013年起,寧波財經學院開始著力探索社會實踐路徑,努力將勞動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相融合,建構“全員化參與、課程化改革、項目化管理、社會化運作、精品化推進”的全鏈條式“五位一體”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模式。

“在此之前,我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該校團委書記張海峰說,“所謂項目驅動,就是通過團日活動、主題教育以基層團支部為單位加強志願精神學習。以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為目標,開展志願服務項目申報制度,採取項目化管理。”

學校按照分散與集中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支持和鼓勵學生髮揚勞動精神,參與公益勞動服務,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公益勞動項目的申報、運行、服務以及驅動,培植學生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意識。

而該院基於校政、校地、校企合作,建立志願服務實踐基地,常態化提供項目菜單式服務,品牌化、精品化推進志願服務活動,則是將志願服務項目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打造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項目,實現“公益創業項目”轉向。

該校有一個持續8年志願服務項目——“喜憨兒”圓夢行動。主要圍繞智力精神障礙群體開展心理關愛、教育幫扶、陽光義賣、素質拓展等活動。8年來,他們以日間託養為主要運營方式,實行政府倡導、社會參與、民間組織獨立運作的模式,主要為16-45週歲處於就業年齡段的中輕度智力和輕度精神殘疾人提供醫療康復、生活自理能力教學、簡單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以促進殘疾人平等地融入社會。

學校形成六大類123個志願服務團隊

培植學生的勞動意識,不光在課堂上和活動中,還要在實踐中孕育出常態化項目,在項目推進中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並形成了專業性的志願服務隊伍,在這方面,寧財院在寧波高校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記者瞭解到,寧財院將勞動教育融入育人模式施行6年來,學校形成了文明城市建設類、地方產業培育類、美麗鄉村建設類、文化藝術輔導類、思想理論宣講類、生態環境保護類等六大類123個志願服務團隊。通過社會實踐的歷練,將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調查研究、科技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形成全鏈條式的成果育人導向。通過社會實踐,走出一批獲得學科競賽獎的學霸、返鄉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創業明星、熱心公益的最美志願者、紮根邊疆的西部志願者等。

目前,該校登記註冊的志願者有18860人,每年新生在寧波We志願服務平臺上實現全員註冊,推動全校大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全覆蓋;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於“感恩、奉獻”為主題的理論實踐教學以及紀念雷鋒日等重要紀念活動的舉辦,實現志願服務引領大學生思想的全覆蓋。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更新、技能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該校校長王雲兒說,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將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對學生自主學習、實踐能力等可持續發展素質的培養,一直是學校關注的方向和研究創新的重要課題。

現代金報記者王冬曉 通訊員王樂 王軼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