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率高達93%!面對難治套細胞淋巴瘤,新型CAR-T療法重拳出擊

提到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其實套細胞淋巴瘤佔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最常見的表現是淋巴結腫大,經常伴隨全身症狀。血液病理學家根據形態學發現和該腫瘤是B細胞淋巴瘤,作出套細胞淋巴瘤的正確診斷。然而套細胞淋巴瘤CHOP(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潑尼松)方案治療療效不滿意,只有少數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然而就在2020年4月1日的《新英格蘭雜誌》上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發表了一項針對複發性/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最新研究,該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為期1年的隨訪時間內發現,大多數對先前療法有抵抗力的複發性/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可能受益於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

這項研究的結果格外喜人:93%的患者對CAR-T細胞療法KET-X19有反應,而67%的患者病情完全緩解!在中位隨訪中,57%的患者病情完全緩解,預計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分別為61%和83%。


有效率高達93%!面對難治套細胞淋巴瘤,新型CAR-T療法重拳出擊

圖為殺傷性T細胞包圍癌細胞(來源NIH)


這是一項多中心、20個位點的II期ZUMA-2研究,74名參加這項試驗的患者中位年齡為65歲,其中84%為男性。超過80%的患者患有IV期疾病,超過50%的患者經診斷後的套細胞淋巴瘤預後指標為中度至高危。所有患者在接受過多達5種療法後均已出現複發性或難治性疾病,且均接受過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抑制劑療法。


目前已經批准的BTK抑制劑有3種,包括依魯替尼、acalabrutinib和zanubrutinib(Brukinsa),且經過該藥物治療已大大改善了複發性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後,但是接受這種治療後出現疾病惡化的患者預後很差,中位總生存期僅為6~10個月。與此同時,這種類型的患者很少有資格進行同種異體幹細胞移植。


在CAR-T細胞療法中,通過一種稱為白細胞分離術(leukapheresis)的過程提取患者的T細胞,經過基因改造後使得它們表達有助於它們攻擊癌細胞的CAR分子。這些經過改造的T細胞被注入回患者體內。

而這項新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稱為KTE-X19的CAR-T細胞療法,並被應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淋巴瘤與骨髓瘤教授Michael Wang博士說:“ZUMA-2是首個利用CAR-T細胞治療複發性/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的II期多中心研究,它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令人鼓舞。儘管這項研究仍在繼續,但是我們報告的結果(包括可控的安全性)表明這種療法對於複發性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是一種有效且可行的治療選擇。”


此外,這項研究還報告了三級或更高級別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大多數患者都經歷了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這是CAR-T細胞療法的常見副作用,但是這種綜合徵在所有患者中均得到有效管理。


除了上述突破性的臨床研究進展,目前國內各大醫院正在積極進行各類腫瘤的CAR-T臨床研究,若想參加臨床試驗請諮詢全球腫瘤網醫學部進行醫學評估。


我們堅信,在完善的細胞免疫監管制度出臺後,國家將放開細胞免疫治療的大門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我國的細胞免疫療法也將登上國際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