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醫療基礎薄弱的汕尾是如何清零的?

2月28日,第5例確診病例出院,汕尾收治確診病例數清零。從首例確診病例1月25日連夜從陸豐轉至汕尾市人民醫院算起,汕尾市定點醫院的集中收治時間已過去一個多月。一個多月來,汕尾不但實現收治確診病例數清零,同時還保持了零院感、零死亡,這些對於一座經濟欠發達、醫療水平欠發達的粵東城市來說,實屬不易。

揭秘:醫療基礎薄弱的汕尾是如何清零的?

未雨綢繆

“走,咱們去下面的醫院門診和街道看看!”年廿九,很多人還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遠的時候,汕尾市委書記、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張曉強就叫上市裡的有關領導深入汕尾市人民醫院、市城區紅衛漁業村等地方摸查踩點。一查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醫療設施一般,醫療水平有限。如果疫情來襲,令人堪憂。

經全市摸查,汕尾市人民醫院被省裡選定為定點救治醫院,汕尾逸揮基金醫院和縣人民醫院作為第二梯隊,海豐、陸豐兩家尚未開業且擁有傳染病人收治條件的醫院作為備用醫院。同時,以省傳染病專家張扣興為核心,市級成立了由87名呼吸科、重症醫學科等專家組成的市縣兩級醫療救治專家組。一旦有新增病例,馬上與省裡專家會診,實現“一人一案”“每日會診”,爭取“零感染”“零死亡”。

揭秘:醫療基礎薄弱的汕尾是如何清零的?

和時間賽跑

“什麼?確定有發燒、咳嗽這樣的症狀?馬上就地隔離!要快!”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5時28分,汕尾市委副書記、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辦公室主任陳少榮接到市疾控中心主任葉麗娟的電話,他一邊第一時間向市委書記張曉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逯峰報告,一邊給陸豐市市長許偉明打電話。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全力救治病患、堅決不讓疫情擴散的指示,汕尾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

經瞭解,這名有發燒、咳嗽症狀的女士現年26歲。1月19日,乘坐高鐵從武漢回到廣州,21日晚上,乘坐朋友私家車回到陸豐,22日開始出現症狀,24日自覺症狀加重,到陸豐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要和時間賽跑!大年三十晚9時,逯峰來到汕尾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檢查工作。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那天,汕尾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變得更加緊張忙碌起來。

25日18時,市疫情防控組馬上派車前往陸豐市,為病人取樣。

25日23時,全市唯一一輛負壓救護車出動,前往陸豐市將病人轉移至汕尾市人民醫院。

26日凌晨,病人咽拭子標本送到省疾控中心進行病毒核酸複核測驗。

26日凌晨4時,廣州方面傳來消息,病人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汕尾發現的第一例確診病例。當天省級傳染病專家趕到汕尾,研究治療方案。在後來的治療期間,遠在廣州的省級傳染病專家還與汕尾市人民醫院連線遠程會診。

快速而有條不紊的反應,在應對家庭集聚性感染病例時也得以充分體現。

1月29日晚上9時30分,接到汕尾市疾控中心電話反饋後,陸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並按照市裡的指示要求,立即佈置縣防控指揮部落實應對工作。

當晚10時20分,陸河縣領導小組召開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緊急會議,部署應對工作,兩名縣領導到縣衛健局現場指揮,指導縣人民醫院協調汕尾市人民醫院轉運患者。

1月30日凌晨1時,汕尾市人民醫院專用負壓救護車接走李某夫婦兩名確診患者。1月30日上午接到電話反饋李某夫婦的女兒檢測陽性,當天上午立即轉送市人民醫院。

揭秘:醫療基礎薄弱的汕尾是如何清零的?

多學科合作中西醫結合

2月6日上午,汕尾首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從汕尾市人民醫院出院,這是汕尾首例治癒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這)離不開汕尾市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及後勤保障人員的努力,這給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增加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在首例確診病例康復出院時,汕尾市人民醫院表示,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收治定點醫院,該院提前部署,在疫情開始時第一時間出臺應急救治預案,做好人員培訓和演練,成立防控和救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醫療救護專家組、感控組、保障組、宣傳組、監督組等,調配醫務人員、調集醫療物資、做好後勤保障等,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月17日上午,汕尾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盧某,經過省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的科學指導和汕尾市人民醫院的精心治療及護理,達到出院標準,治癒出院。這是汕尾市第二例治癒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汕尾市人民醫院表示,患者入院後,醫院迅速調集精銳力量組成醫護團隊,並組織專家進行會診,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對患者進行診治。在省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的科學指導下,經過多學科合作、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效控制住了病情發展,阻止了其往危重症發展。

2月24日下午,汕尾再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2月28日下午,汕尾市第5例病例治癒走出病房,這標誌著汕尾確診病例已經全部出院,收治確診病例數清零。

在一個多月的救治過程中,汕尾做到了零院感、零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