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陰陽闡釋人體病理變化

陰陽闡釋人體的病理變化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處於動態平衡的結果。疾病的發生標誌著這種協調平衡的破壞,故陰陽失調是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陰陽學說用來闡釋人體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分析病因的陰陽屬性

疾病是由於病邪作用於人體,引起邪正相爭,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動障礙的結果。病邪可以分為陰、陽兩大類:“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素問·調經論》)。一般而言,六淫屬陽邪,食居處、情志失調等屬陰邪,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六淫之中,風邪、暑邪 (熱)邪屬陽,寒邪、溼邪屬陰。

2.分析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

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就是邪正鬥爭的過程:陽邪侵犯人體,人體正氣中的陰氣奮而抗之;陰邪侵犯人體,正氣中的陽氣與之鬥爭。如此產生了邪正相搏,導致了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故《素問·著至教論》說:“合而病至,偏害陰陽。”陰陽失調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陰陽的偏盛偏衰和互損。

(1)陰陽偏盛:即陰偏盛、陽偏盛,是屬於陰或陽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陽勝則熱,陽勝則陰病:陽勝,是指陽邪侵犯人體,“邪並於陽”而使機體陽氣亢盛致的病理病態。由於陽氣的特性是熱,故說“陽勝則熱”。如溫熱之邪侵犯人體,可出現高熱、煩躁、面赤、脈數等實熱證的表現。由於陽能制約陰,故在陽氣亢盛時必然要消耗制約津液和陰氣,使之減少,從而出現臟腑、組織、器官失於滋潤而乾燥,機能失於抑制而亢寸進的臨床表現,如口乾唇燥、舌紅少津等,即所謂“陽勝則陰病"。

陰勝則寒,陰勝則陽病:陰勝,是指陰邪侵犯人體,“邪並於陰”而使機體陰氣亢盛氣的特性是寒,故說“陰勝則寒”。如寒邪直中太陰,可出現面所致的病理狀態 腹冷痛、瀉下清稀,舌質淡苔白、脈沉遲或沉緊等實寒證的表現。由於陰能制約陽,故在陰氣亢盛時必然會損耗和制約機體的陽氣,導致其虛衰,可出現臟腑、組織、器官失於溫煦,機能失於推動的臨床表現,如畏寒肢冷、蜷縮、脈遲伏等,即所謂"勝則陽病”。陰陽偏盛所形成的病證是實證陽偏盛導致實熱證,陰偏盛導致實寒證。《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邪氣盛則實。


(2)陰陽偏衰:

即陰虛、陽虛,是屬於陰或陽任何一方低於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

陽虛則基陽虛指人體陽氣虛衰。根據陽陽相互制約的原理,陰或陽任何一方的不足,無力制約對方,必然會導致另一方相對的偏盛。陽虛不能制陰,則陰氣相對偏盛而虛寒內生。臨床可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蜷臥、自汗)脈微等虛寒證的表現。

陰虛則熱:陰虛指人體陰氣虛衰。陰虛不能制陽,則陽氣相對偏亢而虛熱內生,臨床可見低熱 紅少苔、 數等虛熱證的表現。

陰陽偏衰所導致的病證 陰虛出現虛熱 出現虛寒證。故《素問·通虛實論》說:“精氣奪則虛。

(3)陰陽互損:

由於陰陽之間互根互用,所以在陰陽偏衰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陰損及陽、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的情況。當陽虛至一定程度時,因陽虛不能生陰,繼而出現阻虛的現象,稱為“陽損及陰),同樣,當陰虛至一定程度時,因陰虛不能生陽,繼而出現陽虛的現象,稱為“損及。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最終都導致陰陽兩虛少這種陰陽兩虛,存在著偏於陽虛或偏於陰虛的不同。一般說來,陰氣不足,無以化生陽氣,導致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陽氣不足,無以化生陰氣,導致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

綜上所述,陰陽偏勝偏衰主要用來概括說明陰陽對立制約關係失調而出現的寒熱性病理變化。“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是寒熱性疾病的病理總綱。陰陽互損主要用來說明寒熱性疾病過程中陰氣與陽氣的互根互用關係的失調,闡釋“陰虛則熱”的虛熱與“陽虛則寒”的虛寒進一步發展為陰陽兩虛的病變規律。若用陰陽消長來說明,則前者屬於由陰陽對立制約關係失常而出現的互為消長,後都屬於因陰陽互根互用關係失常而表現的陰陽皆消。對精與氣、血與氣、津液與氣之間的互根互用關係的失常,也可用陰陽互損來闡釋。但由於精血津液與氣的關係不用陰陽也能闡釋清口楚,故目前一般不再以陰陽互損來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