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本 期 導 讀

用導引法,平衡全身陰陽。


我的身體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動不動就上火,但又很怕冷的矛盾狀態:


嘴唇常幹到脫皮、不停喝水也難緩解;


雙腳常年冰涼,冬天尤其嚴重,晚上冷得睡不著;夏天吹空調,雙腿就隱隱作痛;


手心很熱,愛長痘、易上火,每次上火了,喝點下火的涼茶,第二天準得拉肚子。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這些都是很典型的上熱下寒的症狀。其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陷入這種尷尬處境。如何辨別自己是否屬於上熱下寒?來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症狀: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上熱下寒的表現


上熱


皮膚油膩、毛孔粗大,面部、背部愛長痘;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有口臭,身上燥熱易出汗;


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醒後難以入睡;


經常頭暈頭痛、耳鳴,煩躁易怒,雙目紅腫脹痛;


舌尖偏紅、喉嚨易紅腫熱痛,牙齦易出血;


鼻子乾燥,易流鼻血。


下寒


小肚子涼,腹部時常冷痛,食慾差;


大便長期不成形,小便清長量多;


女性白帶清稀、痛經、血色暗紅有塊;


男性遺尿、遺精、陽痿;


腰痠腿軟,下肢無力;


腿部怕冷,腳底冰涼,遇到寒氣症狀加重。


如果你既有上面提到的上熱表現,又並見一些下寒的症狀,那麼你很可能也屬於上熱下寒體質,為什麼身體裡會出現這種現象?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上熱下寒產生的原因


萬物皆有陰陽,人身是一個整體,人體內陰陽二氣的升降運行協調,是維持人體生命正常運作的基礎。


而上熱下寒是由於體內陰陽二氣升降失職,陰陽不能上下交通、流轉周身,導致陽熱在上、陰寒在下所引起的,正如《諸病源候論》所言:「陽氣並於上則上熱,陰氣並於下則下寒」。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為什麼這麼多人容易出現上熱下寒?其實這與現代人的不良生活作息密切相關。


多數人長期熬夜,導致睡眠不足而傷及腎臟,致使腎內所藏的精氣越來越少,為上熱下寒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可以隨時吃到自己喜愛的美食,而並非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飲食,如:在冬季食用過多辛辣動火的發物,在夏季又貪食生冷寒涼之品,違背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長期的飲食不規律,也容易造成脾胃失和、導致人體氣機不暢,清濁之氣逆亂,不能各歸其位,濁氣不降反升,鬱於上焦則生熱,清氣不升反降,陷於下焦則生內寒。


此外,素體陽剛急躁的人,容易因為陽氣亢盛傷及陰液,使體內逐漸出現陰虛的徵象;而陰陽是互根互用的,長期陰損則及累及體內陽氣,日久就會出現陰虛陽亢於上、陽虛損於下的上熱下寒證。


總之,上熱下寒是在多種複雜的原因下形成的,因此想要調理起來也非易事,不像單純的寒、熱之證,用「熱者寒之,寒者熱之」之法就能解決。


若是用寒涼藥物瀉上焦之火,則加劇下焦寒證,反之,用溫熱藥物來溫補下焦,就有可能加重上焦熱勢。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導引按蹻引火歸元


那麼,上熱下寒到底該怎麼調?古代醫書記載:「上熱下寒者,引而下之」。因此,可以使用導引法引火歸元,將上焦之火往下引,以溫煦下焦,使體內陰陽重新達到平衡狀態。


如何引火歸元?為大家推薦一個引火歸元的常用穴位——崑崙穴。


崑崙穴出自《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內經註釋・熱病說》記載:「腎間動氣,足太陽所王……故太陽先受邪氣,循脈而上於頭,得熱則足太陽上者從之受熱,即為上熱下寒」。


足太陽經膀胱經從頭走足,貫通人體上下的陽面,太陽經脈感受熱邪,熱邪循經上行可導致上熱下寒。因此,調理上熱下寒可從膀胱經入手。


崑崙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具有引導經脈氣血上下運行、調節經脈氣血分佈、促進表裡經氣血轉換的作用,對人體陰陽的運行也同樣起到調節作用,能夠溫補腎陽,引火歸元,因此常用來調理上熱下寒證。


定位

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或食指摸到外踝,向後找到跟腱,在兩者之間向裡微微用力點按時,有一處感覺很酸脹,那就是崑崙穴了。


上熱下寒難調理?一招幫你引火歸元


操作

找到崑崙穴後,用中指指尖輕輕點按在穴位上,維持30-60分鐘即可,導引按蹻崑崙穴宜用補法,中指指尖朝向腳底方向即是補法。


我在導引了幾次崑崙穴之後,腿上的寒氣排得差不多了,腳不冰涼了,上火症狀也減輕了不少。


如果你也有上熱下寒的症狀,不妨趁著空餘時間,給自己做做導引按蹻以溫補腎陽,引火歸元吧。


導引按蹻不僅可以調理上熱下寒,還能疏通經絡、調經養血,適用於多種常見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