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的终极影响预测

1.从时间角度看,这次疫情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直到疫苗研制出来上市使用,才真正阻止病毒的蔓延。

2.从蔓延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疫情中心在叠加中不断飘移:中国——韩日伊朗意大利——欧洲美国——美国欧洲——土耳其南美洲南亚印度非洲。

3.从国际大格局来看,由美国一超多强逐渐演变成中美两超多强。

4.从感染的人数来看,全球确诊病例将有可能超过1000万以上,死亡人数30万以上;如果印度、巴西、印尼、美国以及非洲等人口大国不能有效控制,全球的确诊病例将有可能上亿,死亡人数300万以上(希望这样的惨剧不要发生,但很多国家抗疫措施很让人忧心)。

5.从经济角度来看,全球经济整体进入衰退,2020年全球经济会出现负增长,但几个亚洲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印尼等还是会出现低幅度的正增长。如果疫情明年能全球控制,经济会快速反弹。

6.从全球化角度来看,全球化进程会出现一些波折,但中日韩+东盟+一带一路+非洲+英国+部分欧盟+大洋洲+南美洲+部分北美的全球化产业链格局会进一步加强与融合。原因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在合作共赢中共同走出疫情带来的危机。中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最大规模的产业工人、最大规模的工程师队伍、最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等,将是动荡不确定世界最稳定的因素。

7.从大国关系来看,中俄、中欧整体上合作更密切,最难相处、最有挑战的是中美关系。正如基辛格所说的,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去了。国内一些精英错误地认为,中国太高调了、惹恼了美国,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的惰性思维,我们是真心地向美国学习、想和美国搞好关系,但美国的态度已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才能灵活应对。不管中国是高调还是低调,美国的战略研判能力超强,打压对手的行动力超强,这种挑战和竞争中国躲是躲不过的,这是中国国力上升必然带来的“成长的压力与烦恼”。对待未来的中美关系,可以审时度势、相机行事、有理有节地多方面应对:1)内政为王。中美竞争的实力与优势首先取决于各自的内政,谁能处理好自身的矛盾和发展挑战,谁就能在彼此的大国竞争中拔得头筹、占有优势。就像这次疫情,中国国内疫情控制得好,中国就取得复工复产的优势;美国疫情蔓延,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美国抗疫即使付出那样的代价,整个社会民众及舆论的容忍心态和抗压能力还是很坚韧,值得中国社会借鉴、学习。2)能战方能止战,西方的价值观是崇尚强者,克己复礼不会被当成绅士、会被当作软弱可欺,在涉及核心利益方面要敢于捍卫和坚持。3)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美一时不能合作领域的可以放一放,可以和其他国家地区展开合作。美国和国际社会是多元多层的力量分布,我们可以和一切愿意合作的对象展开合作,在互利共赢中扩大合作的力量。4)加强科技与军事的硬实力建设,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当我们有足够、甚至超过对方的硬实力,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合作。5)加强教育、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建设。强大的苏联输给美国不是输在硬实力上面,而是输在软实力上面,中美软实力的差距远远超过硬实力的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是硬实力赶超美国,然后是软实力赶超美国。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最大挑战是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话语体系与价值观自信,这方面既要从讲好中国当下故事入手建立民族自信开始,更要从自觉传承优秀经典文化建立家国情怀的价值观着手。台湾新老两代人的精神气质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性,在两蒋时代,台湾非常重视传承国学经典,造就了老一代台湾人的儒雅与彬彬有礼;但台湾民进党上台教育去中国化之后,对国学经典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台湾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气质与老一代台湾人相比,整体素质不是上升了、而是降低了。国学经典充满着智慧,与其让我们的孩子浪费很多精力去追逐泡沫化的明星信息,倒不如让孩子内心深处早早播种中华优秀经典的智慧种子,当我们的孩子和年轻人有了深厚的国学经典积淀,他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精神就能深厚的建立起来,就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可以比较林毅夫和同时代众多北大清华毕业生留美不回国的选择,林毅夫留美获得博士学位时放弃美国工作一天薪酬顶当时国内一年薪酬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工作,因为他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学成之后想的不是个人待遇,而是报效祖国。如果我们没有适时加强软实力和价值观建设,苏联解体的悲剧、崇洋媚外的软骨病就不能得到有效根治,赶超美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全球疫情的终极影响预测


全球疫情的终极影响预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