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在20世紀後期,在聯合國社會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戰略的積極推動下,國際社會對婦女健康的重新界定,聯合國在人口與發展大會(ICPD)《行動綱領》提出了生育健康概念。


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生殖健康事關人口健康,而近年來的調查顯示,我國女性生殖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卵巢是婦女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卵巢功能包括生殖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其功能的正常發揮對女性生殖健康以及整體健康均意義重大。若女性卵巢出了問題,則需要引起重視,有些較嚴重的問題臨床上尚無好的治療方法。


隨著幹細胞和組織工程研究技術的發展,對提高和呵護女性生殖健康有著重要意義,為女性婦科難治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切入點。


關於女性卵巢早衰的進展

各種原因導致的卵巢功能過早衰退將不可避免的導致中青年女性提前步入老年期而引發很多問題。卵巢內存留卵泡的數量和質量,反映女性的生育潛能和生殖內分泌能力。


卵泡數量不足、質量的下降均可導致女性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是一類嚴重危害婦女身心與健康的疾病。這類疾病病因複雜,涉及遺傳、免疫、代謝、感染、環境及醫源性因素等方面,目前病因尚不甚明瞭 ,也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

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近年來,幹細胞的發現為延緩衰老及此類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成為醫療界關注的焦點。

幹細胞療法改善

卵巢早衰取得突破進展經過多年的科學實驗、臨床研究以及醫學報道,幹細胞對多種卵巢功能退化有較好的療效,在特定的微環境下可分化為受損組織的細胞,替代其功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參與顆粒細胞生長與凋亡過程,抑制顆粒細胞凋亡。


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我國幹細胞干預卵巢早衰臨床研究獲得新突破,利用幹細胞再生醫學技術幫助其改善卵巢血流、修復卵巢功能,34歲的方女士在南京某醫院通過幹細胞技術治療後誕生首位健康嬰兒,讓女人延續無限生命力。

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進展

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於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


據統計,我國的不孕患者數超過5000萬人,其中20%—40%是由於子宮內膜損傷所引起的。受到損傷的子宮內膜會出現明顯的瘢痕化供血不足,造成胚胎無法在子宮內膜上著床,讓很多婦女喪失了生育能力。


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2014年7月,國內有研究團隊通過提取幹細胞,附著在可降解的生物支架材料上,用支架材料的孔隙和幹細胞的分化功能完成內膜組織的再生,結合傳統宮腔鏡的改進,實現了受損子宮內膜的功能性修復。


一名產婦成功產下一名健康男嬰,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在幹細胞修復子宮內膜技術下誕生的嬰兒。同年10月30日,第二例嬰兒又成功分娩。


手術效果大大超出了醫生的預想,這些懷孕的患者多是在手術後4個月左右就有了好消息,這證明她們受損的子宮內膜已經在幹細胞幫助下實現了再生。


關於宮腔粘連的進展

現代社會,由於環境、飲食、生活習慣、觀念等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育齡夫妻陷入不孕不育困境。在不孕不育諸多病因中,宮腔粘連是比較常見原因之一。宮腔粘連的病理機制是子宮內膜基底層的損傷改變了正常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有規律的生長脫落,從而導致子宮間質中的纖維蛋白原滲出、沉積,造成宮腔前後壁粘連,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臨床研究中使用幹細胞來治療宮腔粘連已有多年,研究案例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發表在《J Hum Reprod Sci. 》雜誌上的一則案例利用幹細胞來實現子宮內膜再生的目的,宮腔粘連患者接受幹細胞治療後成功受孕。


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在這則案例中,1名重度宮腔粘連患者在進行刮宮手術後採用了6個月的宮內節育器治療,以促進子宮內膜的發育。然而,這種治療並未取得成效。最後,研究團隊採用了幹細胞療法進行治療。


幹細胞療法將逐步攻克有關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


結果發現,接受幹細胞治療後,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增長了8毫米,並且形成了良好的血管。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患者成功懷孕,這則案例說明,幹細胞療法有望成為宮腔粘連的有效治療手段。


結語

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初步揭示了幹細胞具有從細胞水平上全面修復人體受損細胞、替換衰老、凋亡細胞、具體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 它不僅有組織細胞的再生修復作用,還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


正是幹細胞的這兩種功能才能給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宮腔粘連等難治性婦科疾病創立了全新的細胞再生治療模式,而無論在治療女性疾病,還是在抗衰領域等領域,幹細胞科技開始呈交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相信隨著科學界對於幹細胞領域的深入研究,未來幹細胞在治療疾病與女性健康保障方面將有更大的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