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孟子以典故述理 宣王大悟而治國

春秋時期,齊國在齊宣王執政時十分強大,齊宣王一心想稱簕四方,於是便找機會把孟子召至跟前,問:“先生,您看像我這樣的人能否一統天下呢?”

春秋故事:孟子以典故述理 宣王大悟而治國

孟子

孟子是不贊同齊宣王的想法的,在他看來,齊宣王當下最應該關心百姓的疾苦,讓齊國民眾都過上富足的日子。不過,孟子可是個人精,他知道齊宣王最愛聽奉承之語,如果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定會惹怒齊宣王,自己一定會遭到驅逐。於是,孟子決定採用一點技巧。他先是不動聲色地說:“在我回答大王這個問題之前,我是否可以先問大王一件事呢?”

齊宣王不解地問:“先生要問什麼事?”

孟子說:“我聽說,曾有人鑄成一座鐘後,想殺掉一頭牛來祭鍾,大王您覺得這牛沒有犯什麼罪,就要被殺掉,非常可憐,於是就沒殺它。有這樣的事?”

齊宣王一聽,沒想到孟子竟然還記著自己的這件善事,心裡非常高興,便立刻回答說:“是的,是有這麼一回事。”

孟子說:“大王,您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君王啊!您心地善良,一定可以一統天下,讓天下歸順的。”孟子的這一番話說得齊宣王心花怒放,頻頻點頭,他示意孟子繼續往下說。孟子接著說道:“問題就在於您願不願意做了。有人曾這樣說過,‘我力能舉起千斤東西,卻舉不起一根羽毛;我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卻看不見滿車的柴火。’大王,你相信這句話嗎?”

齊宣王正高興,便哈哈大笑起來,說:“我怎麼可能會相信這種話呢?”

春秋故事:孟子以典故述理 宣王大悟而治國

齊宣王

孟子也笑了,說:“這就對了。如果有人說您能善待一頭牛,卻不善待百姓,誰會相信呢?這不是跟不能舉一根羽毛和看不見一車柴火是同樣的道理嗎?現在我國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得很是困苦,這都是因您不關心他們造成的,跟您有沒有才能沒有關係。所以我說,您能行王道,能統一天下,關鍵是您不幹,而不是不能啊!”

聽了孟子的這一席話,齊宣王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