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我們家長一直關注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那麼什麼是教育呢?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什麼是教育,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要有良好的習慣。"

我們現在對於孩子的管教,認為順其自然就好,更有一些家長根本沒有在意這些,就是一味的寵溺孩子。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上說過個一個例子,她說:"一個朋友曾經來諮詢他,說小時候經常寵愛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孩子想要一個模型,但是他買不到,孩子就不願意了,飯也不吃水也不喝的抗議,問我有什麼辦法。我說沒什麼辦法,你在寵著就是了。

為什麼說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呢?

四歲的時候,孩子的心理進入了一個轉折期,就是孩子開始了自我意識,有研究表面四歲是屬於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比如說孩子會扔東西、發脾氣、無理取鬧等。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卻是能夠聽見家長意見的。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李玫瑾教授說:"這個時期的孩子不聽話,頂多是在地上打個滾,鬧一鬧,家長哄一鬨也就好。可是等到孩子長大,樹苗茁壯了,怎麼能夠聽得進去呢。"

孩子調皮搗蛋應該適當的立規矩,有助於以後的管教,父母學會這幾招,以後管教會輕鬆


1、 父母應該稍微的服一下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給孩子立規矩最難的就是執行上,立規矩就是限制孩子一些行為,所以孩子們肯定不會原因,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強硬的讓孩子改變。我們要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如果孩子沒有反抗就繼續下去;如果孩子反抗的話,那我們可以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硬碰硬只能加強孩子的叛逆心理,所以家長要適當的服軟,轉移孩子注意力。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2、 不要過度的懲罰

如果前面的那一步成功的話那說明孩子還是比較聽話的。若是孩子不聽話,或者說屢次犯同一個錯誤,那就要有適當的懲罰,然後孩子明白我們說的話不是鬧著玩的,讓孩子在這件事上吃點虧,孩子就會長記性了。千萬不可懲罰過度,因為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也是有軟肋的,我們可以懲罰孩子少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懲罰孩子今天不可以吃零食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懲罰措施。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3、 立的規矩簡單讓孩子容易懂

大道至簡"是《易經》中的一句話,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簡單,同樣的,我們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是最平常不過的了,我們立規矩就是從這些小事抓起。孩子就那麼大,大腦的理解能力發育的還不是特別完全,所以說我們立的規矩越簡單越好孩子做起來容易,道理易懂。另外,我們家長應該直接一點,比如說孩子不好吃飯,我們就直接說不可以這樣做。家長不斷地重複,明確規則,孩子日後心裡就有這個意識

很多父母非常在意孩子在3-6歲的成長,但是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卻需要消耗父母太多的精力。

如今,怎樣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卻成了一個難題。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兒童繪本主要是針對3-6歲的孩子,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

3-6歲正是孩子閱讀的敏感時期,讓孩子打開通往知識的大門,讓孩子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盡情遨遊探索!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

繪本里面精美的插畫和童趣畫風,無需家長說教,孩子自己就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一定要科學教育,為孩子習慣的養成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父母學會這幾招,4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以後好管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