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临杨凝式《韭花帖》


刘墉临杨凝式《韭花帖》


杨凝式《韭花帖》

释文:昼寝乍兴,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飱。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凝式)状。

《兰亭序》在唐初因太宗李世民的偏爱,其书风得到大力推广,初唐书家也多以之为宗。传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及冯承素的临摹本大同小异,于王羲之章法、结字、点画保留处亦多,成为后人学王书的津梁。

五代为乱世,书法艺术亦不振。人心不稳,笔下便难得静远。《兰亭序》为静谥超逸之品,非气格高迈者难得其真。因而宋初黄庭坚"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之叹,是叹书,更是叹人。杨凝式是山谷推崇的"下笔便到乌丝栏"的书中俊杰,从其传世《韭花帖》之风神、气息便可知山谷所言非虚。该帖如玉珠落盘,清音悠远,字里行间有得之于《兰亭序》者,亦有更清劲淡远处。比之《兰亭序》,从容尔雅或有不如,但趣味却有独造。

刘墉临《韭花帖》拙中见清与正,其行笔圆劲,结字从容,字之姿态亦多变化。他提得笔起,故而点画绵中见劲,整幅观之气清而神畅。

刘墉临杨凝式《韭花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