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一、《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历史的“短暂时刻”能决定人类的命运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在我看来,他也是一位“旷世奇才”。

他在完成本书中的两篇作品《滑铁卢的一分钟》《英雄的瞬间》时,年仅31岁。

从此,他以人物特写而蜚声世界文坛。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不过,他也是一位“悲情英雄”。

他于1881年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

但优越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妨碍他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性的向往。

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人生百态,洞察社会矛盾,远离故乡到异邦。

最后,他因身单力薄无法与残暴的法西斯作斗争,而悲观,而绝望,于1942年在巴西一个小镇的一所宅邸里与妻子双双自尽离世,以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悲怆抗议。

可以说,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生令人惊叹,也令人唏嘘。

他的惊叹在于他精彩绝伦的人物特写,他的唏嘘在于他不堪忍受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无从得知,在他自尽前的“短暂时刻”,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但是,庆幸的是,

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得知人类历史中某些具体的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短暂时刻”,因为“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历史进程”,就“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二、《皮囊》:我们注定是既失去家园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蔡崇达的《皮囊》超乎我的想象。

它既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又不及我的想象。

它的好,好在它的的确确地冲破了我自身加固的防护墙,让我真真切切地“看见”自己和“看见”更多人。

然而,它的不及,不及在于它把自己“看”得过于透彻,把更多人“看”得过于明白。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这种相互撕扯的“看见”,从头至尾交织在一起,无休止地缠斗着,让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无地自容。

于是乎,往事再次走进现实中,灵魂仍然回到皮囊里。

而我们依旧活在当下。

这些人不仅仅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坐标,更是我们安置疲倦的灵魂的栖息地。

他们不仅仅参与了我们的生活,更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看见”他们,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见”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但我知道,我们既然已经出发,就注定是既失去家园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而这一路上,“看见”便是唯一受我们自己控制的“命运”。

三、《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真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1951,《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震动美国文坛。

而32岁的塞林格也迅疾一夜成名,备受追捧。

但是,这样的热闹,塞林格厌恶至极,失去耐心。

他看腻了印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封皮上自己的照片,甚至命令经纪人将所有粉丝的狂热信件付之一炬。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中国出版商不许在封皮出现任何图片。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两年之后,塞林格就在新罕布什尔州郊外买下一块90英亩的土地,四周筑起高墙,远离那些“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用极其保护隐私的方式,实现霍尔顿的愿望,名不副实地成为东方哲学中的“隐士”。

这直至他于2010年去世,世人对他的生平和秘密知之甚少。

塞林格这种怪诞的处世态度,我们或许能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身上寻觅到某些踪迹。

愤世嫉俗、脏话连篇,茫然、苦闷,对成人世界的不信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这些都集于“官二代”霍尔顿一身。

他四度被学校开除,抽烟、酗酒,泡夜总会、找妓女,但却总是害怕什么又入迷什么。

霍尔顿对现实世界的存在,尤其对成人世界的那卑鄙虚伪、道貌岸然的面孔,无时无刻地不感到沮丧。

唯一能让他感到不是很沮丧的,就是“麦田”。

于是,他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只想守住“麦田”这现实世界中仅存的最后一块干干净净的地方。

四、《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往往缺乏常识

青年学者周濂的评论随笔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给我带来换个角度去解读世界的可能性。

“因为不相信,因为‘不相信’强迫症所并发的失败主义和犬儒意识,让我们用更加昏暗的眼神去审视这个原本昏暗的世界。”

周濂审视的岂止这些,他还从政治、制度、公共、民主、道德等领域常识入手,以哲学柳刀式的技法,抽丝剥茧出一张精神图景,以便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去窥探这个世界的某个切片。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关于常识,香港文化学者梁文道有个反向论证,“我时常感到国人今日颇有一种凡是都要往‘深处’钻、议论总要谈‘本质’的倾向。”

的确,脱离了常识,种种关于“本质”和“深度”的空洞玄说不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时还会塑造出更难疏解的偶像与幻觉。

而我,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读到更多的是这种“常识”。

可以说,周濂在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诘屈聱牙的行话术语和莫测高深的超级概念,用非学术的日常语言让他的哲学观飞往“粗糙的地面”,更加贴近“我们”。

五、《他乡笔记》:找到中国精神史的流向

《他乡笔记》更是一经初读就让我爱不释手、流连忘返,像是一个憧憬习武的少年在深山老林中窥探到武林高手的独门绝技,从此便“想入非非”。

而祝勇打出的一招一式自成体系,在产品格式化的散文工厂里独具辨识度,是流水线之外的成功试验品。

好的作家都是孤本,不可翻版,不可替代。

祝勇就是,他在面对世界留给我们的习题时,作出了属于自己,也属于文学的最真挚、最诚恳的回答。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他的见解,便使我真切地目睹了一部中国精神史的流向。

其实,按照祝勇的说法,他投靠的是江河。

他无论朝哪个方向行走,最终都与江河相遇。

而几乎所有的历史都起源于江河,它也永远在不紧不慢地讲述着中国精神史的流向。

比如,江河流淌在家族图谱上,我们就能目睹到一个家族繁衍、强盛、坚忍和持久的全部秘诀;

江河流淌在蓝印花布上,我们就能目睹到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着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

江河流淌在发黄的纸张上,我们就能目睹到古代文人挥洒诗意的想象力和中国人始终承载的梦想……

而我们就是其中的一朵朵浪花,在瞬间被化解到,也在瞬息中升腾而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投靠的其实是江河,与祝勇一样。

六、《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们难寻出路,充满无力感

如今,《了不起的盖茨比》已出版有83年,历久弥新,仍受读者及评论家热捧。

这很大原因在于盖茨比的无力感强烈地充斥于人人心中,引起巨大共鸣,达到广泛共识。

除盖茨比之外,黛西也是无力的,她惊恐失去艳丽的外衣,想爱却又不敢爱。

梅特尔也是无力的,为极力逃离穷人区甘愿沦为汤姆的情人,到最后却惨死于车轮之下,虚幻一场。

威尔逊也是无力的,错杀了盖茨比之后便饮弹自尽。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盖茨比身世际遇的旁观者和叙述者,尼克也深感无力。

尽管他经过很长时间看清了周围的人和事,但他最终也无法适应东部的生活,只能重返中西部老家。

他要回到思想上和道德上平衡的地方。

这就像他在文末中反思到,“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今天,我们也处在一个更迭的时代中,城市化不断加速,贫富差距之大、阶层代沟之深、上升渠道之窄,困惑和迷茫使我们负重前行。

出路难寻,无力感愈显。

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哪一块是属于自己的?

盖茨比的疑惑和无力,我们也有。

七、《旧制度与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读下来,我们也不难找到本书的观点,那就是——旧制度不好,大革命也不好。

为什么是这样?

简单来讲,法国民众推翻了腐朽不堪的旧制度,但大革命也未带来预期的美好,甚至从中央集权的政府专制滑向了中央集权的个人独裁。

这在作者托克维尔看来,法国大革命是令人失望的。

而我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看到,法国大革命不过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追求平等与自由是法国大革命的两大终极目标。

当时,他们为了“平等”,不惜牺牲“自由”的命运,从而义无反顾地选择与“专制”结盟,满足于在“一个主子下平等地生活”。

所以,托克维尔留下了这样一句告诫:“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变成统治者的法国平民,需要重新建立制度和寻找主人,来维系和治理这个民族和国家,借此庇护自己。

这时,被摧毁的旧制度和被拉下台的专制政府获得了恢复地位最好的机会。

于是,中央集权制从废墟里被找回,拿破仑也从天而降,很轻松地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大革命的继承者和独裁者。

这场革命是如此成功,也是如此草率,人们只关注现在,却忘记了过去真正让他们厌恶的东西。

概而言之,法国大革命突如其来,猛烈、彻底,同时又充满矛盾和反复。

在这场革命中,人们有胸怀、有热情、有干劲、有理想,但没有经验。

他们做事激进,革命的发展有时好得超乎想象,有时坏得突破底线。

也就如此,成就了一场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革命,一场寻求“平等”却忘记“自由”的革命。

八、《病隙碎笔》: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病隙碎笔》是没法评论的,因为史铁生把生死讲得太清楚了,没有给评论者留下一丝半点的余地。

这本书十几万字,史铁生写得非常慢,非常艰难,陆陆续续写了四年。

那段时间,他一周做三次透析,每次长达四个半小时,全身的血要被过滤十几遍,整个过程下来人要脱去三公斤水,令人疲乏至极,饥饿难耐,昏昏欲睡。

而他只能利用每两次透析中间那个上午写作两三个小时,写一点思考的片段。

可以说,这样的写作是真正的“病隙碎笔”。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史铁生曾自嘲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他的笑谈,在旁人看来却异常心酸。

但他不以为然,内心宁静,早已彻底看透了生死,生病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另一种体验罢了,况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迎来了这个节日,突发脑溢血逝世了。

再过5天便是他的60岁生日,他没能走完一个甲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甲子意味着完满,而他一生始终与完满无缘。

“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他说。

根据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和大脑捐给了医学研究,他的肝脏被移植给了天津的一位病人。

在许多人看来,史铁生几乎是“永生”的。

他看透了,谈透了,洞透了。

他走向了天堂。

九、《刻意练习》:天才都是训练的产物

刻意练习,简单来说就是“正确的练习”,或者说是“有目的的练习”。

它不同于“天真的练习”,不是那种简单机械地大量重复做一件事情。

在我们的判断中,如果一个人特别杰出,比如在音乐、舞蹈或者在体育等方面,就认为他具有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但事实上如此吗?

不难发现,凡是获得成功的人都会表达出这种意思,“你只看到我表面上的光鲜,不没有看到我背后的努力。”

这背后的努力,其实就有刻意练习。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刻意练习并不复杂,它是有目的性的练习,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就在不远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一个“练习人”,把大量的刻意练习融入日常,保持强大的信念和动机,继续前行!继续前行!!继续前行!!!

而这就从此刻开始,去实现梦想……

十、《焦虑日志》:放下手机是治愈焦虑的最好解药

《焦虑日志》,这是英国心理学家柯瑞尼·斯威特写的心理自助书。

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焦虑、怎么去应对,对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现焦虑、减轻焦虑很有作用,尤其告诉了我们几种解决方法,值得去试试。

总会有人喜欢这10本书:我们寻找出路,但却充满无力感

海伦·凯勒说过,“如果世界上只有欢乐,我们就永远学不会勇敢和耐心。”

所以,焦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自我觉醒,把焦虑保持在一个健康可控的水平。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焦虑更多来自手机。

我们从手机中看到许多假象,把别人的生活,掺杂到自己的臆想中,从而具有自我攻击性,认为“我太失败了”“我怎么这么倒霉”“我太胖了”“没有人会爱我了”,等等。

这些想法不仅会带来焦虑,击垮我们的内心,更会削弱我们的自尊心。

所以,我想说的是,请放下手机吧,如果可以的话,多去读读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