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苏的雪貂 正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制作贡献

来自江苏的雪貂 正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制作贡献

来自江苏的雪貂 正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制作贡献

4月24日是世界实验动物日,由鼓楼区科技局主办的宣传活动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纪念仪式:来自省科技厅、省疾控中心,南京市、鼓楼区科技局以及鼓楼区12家实验动物平台的工作人员,向为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实验动物献上鲜花并默哀……

来自江苏的雪貂 正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制作贡献

SARS、新冠病毒实验都有动物的贡献

近日,中国科学家发表了首个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疫苗实验结果:一种纯化灭活的候选疫苗能够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提供完全保护,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均表现出积极结果,这将为用于人类的新冠疫苗临床开发提供基础、指明方向。

当天的活动现场,省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介绍,这项实验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其实是指“恒河猴”,它们作为人类的替身感染病毒并接受疫苗实验。而以恒河猴为代表,包括人们熟知的大小鼠、豚鼠、兔、犬、猫、猴、鸡、小型猪等,都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它们被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定等多种科学实验领域。

专家表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不少实验动物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江苏无锡有一国内首获试验用的雪貂品种,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实验用雪貂生产繁殖基地,这些雪貂被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据介绍,雪貂感染流感病毒后,表现出了与人相似的症状,并且能产生免疫反应,因此常用它来研究呼吸道疾病。前些日子,24只实验用雪貂就曾被紧急从无锡运往哈尔滨,用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及动物感染实验。

同样,在研究抗SARS病毒疫苗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实验动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包括这次新冠病毒实验中使用到的恒河猴。毕竟,对于重症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研究方面,恒河猴、雪貂都有很多与人相似的方面。

人类科学发展道路上实验动物很关键

在省疾控中心的展板上,“尊重生命、善待动物”被写在醒目的位置上。相关研究人员说,在如今的医疗条件下,还没有哪种技术能够完全取代活体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为科学发展、人类生存和健康服务,尤其是疫苗研制、食品药物研发、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欧洲,很多动物还被用于化妆品试验。

专家介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通过对小狗的观察和实验,揭示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美国科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带领人类进入遗传学大门;而首先乘坐火箭进入太空的灵长类动物,则是一群猴子和大猩猩……

“实验动物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我们要铭记它们的贡献和牺牲,尊重和善待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保证实验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邵奇鸣博士说,“实验动物享有心理、生理、环境、卫生、行为等福利,科研人员的实验和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生物安全,避免实验事故。”

另据了解,鼓楼区科技局、省疾控中心因在管理创新、产业发展和生物安全管控等方面成绩突出,被省科技厅评为“江苏省实验动物工作成效突出集体”。截至目前,鼓楼区共有12家动物实验许可单位,持证单位数量居南京市前列。

《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3年多来

南京收容救护动物156种6756只

“依托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56种6756只。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查处非法猎捕和违法驯养繁殖案件14起……”4月23日上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张俊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检查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年起施行。

“南京地区有昆虫795种、鱼类99种、兽类47种,鸟类243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26种,占南京市鸟类总数的51.85%。石臼湖成为小天鹅越冬重要栖息地,紫金山、老山、溧水等森林区出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量增加。”在执法检查中,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负责人介绍道。

为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南京先后新建江豚自然保护区、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和上秦淮、池杉湖、东屏湖省级湿地公园;新批复建设湿地保护小区13个。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8.3%,开展退化湿地恢复治理工程10项,恢复湿地约2.5万亩。

据南京市公安局有关同志介绍,自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系统先后开展“亮剑”“保江护河”“盘羊”等行动,共查处案件14起。

执法检查组也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在野生动物救助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老山森林公园、中山陵管理局等有关单位,与红山动物园建立了联动机制,对受伤或被捕捉的野生动物进行专业治疗。据了解,2016年以来,共收容救护禽鸟、两栖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以及其他野生动物156种6756只。

据中山陵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有些市民把家养的宠物放生,一些高等级的动物在野外大量繁殖后,对低等级动物造成了伤害,特别是猫狗,由于大量繁殖,在野外缺少食物后,捕捉鸟类、野兔等。去年在紫金山景区,两只放生的野狗把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子追至紫霞湖,直接造成了獐子的淹死。

听大咖讲救助动物经历

随着2020年江苏爱鸟周活动的持续,越来越多和动物尤其是鸟类交朋友的大咖们先后走上网络讲坛,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自嘲为“动物铲屎官”的陈月龙不仅是一位资深的动物保护者,也是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实力外援,对于手中已挽回过多少动物的生命,连陈月龙自己都说多到记不得了。

在历时一个小时的网络讲坛中,陈月龙谈的更多的是如何救助动物。“很多时候大家遇到受伤的动物都会想到第一时间去救助,但这个救助是有技术条件的,否则适得其反。”陈月龙告诉记者,救助之前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其次是学会判断一个人短时间内能否完成救助。对于那些已经受伤较严重的动物,果断联系专业部门就可以了。“我曾遇到一个爱心市民,在救助受伤鸟儿时特意将它关在笼子里,结果反而造成了动物的二次伤害。所以我们也一直建议如果移动救助动物,找一个大小适宜的纸箱子就可以了。不仅可以让动物有活动空间,较黑暗的环境也能让它们有安全感。”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周敏、陈彦

来自江苏的雪貂 正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制作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