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媒,何為公義?

生而為媒,何為公義?

“作為一個媒體人,動用公共資源、公報私仇、逼人致死,這樣的人,不該受到懲罰嗎?”——《搜索》

看完《搜索》這部電影,為葉藍秋之死感到悲哀的同時,也對當代媒介、網絡的一種反思。正如同電影的開篇,葉藍秋因為不給老人讓座開始,不斷髮酵,被批判、被誤解、被人肉。這令我感到心寒。

讓座與否,在現今有很多媒體都會對這樣類似的事情大肆渲染。但可曾體諒過,別人因何而不讓座呢?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座已經被某部分老年人當成是一種習性,一遇到不讓座的情況,破口大罵已經不算什麼了,有的已經直接動手打人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開片時我們沒有看到葉藍秋的癌症報告書,當她在公交車上絕望的說出“我就不讓座”時,我們會不會也如車上那位售票員,叉著腰大聲炮轟葉藍秋?

葉藍秋因為一件讓座的小事,引發了一場發生在中國南方都市裡的一場看似純屬無稽之談,但其內幕卻是令人脊骨發冷的“風暴”。短短七天的時間裡,因為一件公車上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幾個人被捲入其中,生活被迫偏離了既有的軌道,有的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讓我不得不發問:作為一個媒體人的公義何在?

從陳若兮的角度看,作為一名記者,報道公車上不讓座的事情是一種工作,在劇中她也說過一句話:“謠言不是新聞。”但為什麼在知道了葉藍秋是思拓公司一員之後,就不論事實的正誤了呢?乃至葉藍秋為了此事道歉,作為媒體人的她也沒有接受,反而找到她的中學老師、工作單位等等,不斷的滲入一個人的隱私中。這真的是一個合格的媒體人嗎?

在現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年代裡,每個人都可以利用一部手機編寫出各式各樣的所謂的“新聞”。而作為一位媒體人,所需要的不是為了崗位上的一個頭條、一些所謂的點擊量,便背棄職業操守,抓住一個社會熱點就惡意放大攻擊,在沒有深入瞭解事情真相之前為了博人眼球而不斷炒作。請捫心自問一下,當打著所謂的“公義”旗號時,批判他人的同時,是否真的是為了還社會一份正能量,還是隻是僅僅為了升職加薪呢?

生而為媒,何為公義?

正如劇中“我們的工作是要努力記錄生活中的真實,但什麼是真實?”陳若兮的經典語錄,也是劇中每個人苦苦追尋的終極真相。作為一名新聞人,時刻謹記的不是教科書裡面所謂的正義而是符合社會大眾的利益、符合當代道德、符合當時選擇這個職業時的初心。對於新聞人而言,真實是所需要追求的第一準則。對於網民群眾們也不要隨意聽信媒體播報的不正確的報道,從而成為幫兇毀掉了別人的一生。每個人鋒利嗜血的兇器,僅僅是輕巧無害的鼠標。

或許我們真正所需要的,並不是得知真相時心頭翻湧的那一份對待逝者冤死的同情,而是寬容善良,尋找真相的靈魂。若能如此,葉藍秋的悲劇便不存在發生的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