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現今,我們的食物吃得很豐富,導致很多時候出現疾病,首先會想到是否是飲食造成的。現在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會疑問「是不是我海產品吃多了才長的結節?」「 是不是吃碘鹽造成的?到底要怎麼注意飲食?」。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是一類大疾病的總稱,根據不同的病因還會分成幾種類型。因此實際上長甲狀腺結節的因素有很多,並不只是飲食上造成的。除了飲食,還可能與甲狀腺炎症、情緒波動大、自身免疫、家族遺傳等因素造成。


既然說到飲食對甲狀腺的影響,今日就來了解一下甲狀腺結節的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


1.碘與甲狀腺功能之間的關係

甲狀腺結節患者,怎麼吃,關鍵還是看甲狀腺功能。而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合成甲狀腺素的一個重要元素——“碘”。


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維持我們機體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總量為20~50mg,平均為30mg,其中80%以上來自食物,10%~20%來自飲水,0~5%來自空氣。碘在人體內每天都在代謝,在碘攝入停止的情況下,體內儲備的碘僅夠維持2~3個月。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由於甲狀腺自身具有調節機制,一定時間內的碘攝入過量,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甲狀腺功能紊亂。但長期碘攝入過量可導致甲狀腺自身調節失衡和功能紊亂,進而導致甲狀腺疾病發生。


攝入過量碘會擾亂人體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還可誘發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進而導致甲狀腺結節。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2.甲狀腺結節者,到底該控碘還是補碘?

如果超聲顯示良性結節可能性大,抽血化驗甲狀腺功能也是正常的,那麼飲食其實沒有限制,正常飲食即可。刻意控碘或補碘,導致碘過低、過高都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結節加重。


這類患者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6-12個月進行彩超複查是沒有問題的。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如抽血結果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合併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那麼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忌碘飲食:

✪ 食用無碘鹽;

有些人認為爆炒和陽光暴曬能使碘鹽中的碘揮發,實際上碘鹽中添加的是碘酸鉀,具有300℃耐高溫,使用以上方法是無法將其分解的。

✪ 避免食用高碘食物;

裙帶菜:含碘量15878ug/100g

紫菜:含碘量4323ug/100g

海帶:923ug/100g

蝦皮:265ug/100g

✪ 避免辛辣食物、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防止症狀加重;

✪ 避免高碘藥物、含碘的維生素、潤喉片以及造影劑等;

✪ 保證充足的營養補充,均衡飲食;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2.如抽血結果是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那麼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飲食:

✪ 如果是橋本甲狀腺炎等,則需要低碘飲食,防止加重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症狀,但也要限制高碘食物;

✪ 如果是單純缺碘引起的,則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補碘。一般是比正常飲食稍微增加一點即可。

✪ 避免捲心菜、蘿蔔、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易致甲狀腺腫,如食用也需要烹熟後才吃。


雖然有些甲狀腺結節和缺碘有關,比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濾泡狀癌等。但自從食鹽加碘後,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已不存在缺碘問題,所以不需要特意吃很多高碘食物來預防上述疾病。


因此在日常飲食上,甲狀腺結節患者應該注意補充足量優質蛋白及鐵,比如牛奶、雞蛋、豆製品等,同時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碘攝入過量與甲狀腺癌發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3.甲狀腺功能健康者,需要注意哪些飲食?

上面說過,我們平時攝入的碘鹽基本可以滿足機體對碘的需求。如果不吃碘鹽,就會造成機體缺碘。如果經常攝入過量高碘食物,如裙帶菜、紫菜等,就可能造成碘過量。

所以,建議沒有甲狀腺疾病的朋友正常均衡飲食即可,並不要完全忌碘,也不要大量補碘,這是較為科學的飲食選擇。

長了甲狀腺結節,到底需要“控”碘還是“補”碘?

-- End --


部分參考來源:中國疾病預防疾控中心-《中國居民補碘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