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讀就雞飛狗跳!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一陪讀就雞飛狗跳!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作者丨GEP媽媽圈

————————————————————————————


好耐心是天生的麼?

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雖然看了好多育兒文章,也知道發火的結局多為兩敗俱傷,但是火氣上來,哪裡記得什麼道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的耐心也在不斷地接受挑戰。對於家有學齡小朋友的爸媽來說,陪讀更是耐心的第一殺手。


如果你想改變容易發火、沒有耐心的局面,那麼這篇文章可能可以幫到你,因為耐心是可以通過科學自我訓練養成的品質。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心理學家推薦的“好耐心養成法”吧。


01

找出“導火索“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會容易發怒?

開車的時候遇到不守規矩的司機?

關鍵時刻電子設備掉鏈子?

結賬的時候隊伍排得很長收銀員慢慢吞吞?

還是孩子一到寫作業練琴,就磨磨蹭蹭,討價還價,心不在焉?


找出讓你煩躁的情況,是有效情緒控制的成功第一步。


人容易發怒,大腦的杏仁核是罪魁禍首。它們的任務就是應對危險的情況、控制情緒。在蠻荒時代,它們幫助人們的祖先躲避猛獸的攻擊,但在現代生活中,大腦卻往往誤判什麼是真正的“危機”,導致過激反應。


比如說,它們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正危及生命的情況(在野外遇見兇猛的老虎),還是遠遠沒有那麼危險的狀況(和一個討厭的人相處,遇到討厭的事情)。


02

打破壞情緒循環,正確評估風險


一陪讀就雞飛狗跳!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比如排長隊很容易讓你生氣。冷靜下來分析後,你意識到你在排長隊的時候,內心想法是:“我真不想排這個隊!” 那麼可以針對這個想法進行調整,打破壓力反應機制,比如可以這樣告訴自己“反正我現在也不那麼急”。


這一步的關鍵是:退後一步,儘可能理智地分析當下的情況!


排長隊是不是很不方便?當然,但是實際一點想的話,總會排到頭的,而且一個人一輩子會排多少隊?事後又會記得幾次排隊經歷?


又比如,陪孩子練琴每次都很著急上火,但是回頭想下,孩子練琴時間不夠長,彈得不夠好是不是真的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相信很多父母讓孩子開始練琴都是抱著要培養情操,熟悉音律,有一個興趣愛好的想法,並不是期待孩子成為專業人士,以此為生。


然後,想想最壞的情況會是怎樣。再排隊等1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或者曲子沒有練熟,考級拖延?但這些事情又有哪一樣真的是性命攸關呢?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至於吧。


03

重新解讀經歷,想得長遠些


這裡涉及到心理學上非常常用的一項技能: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個角度來看待問題。陪孩子練琴想發脾氣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一下,這麼小的娃注意力能集中這麼久已經很棒了,並且孩子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一個辦法是想長遠些,想想你為什麼需要耐心,怎麼才能有耐心。



一陪讀就雞飛狗跳!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比如,每每因為練琴引發的戰爭是不是把練琴變成了不愉快的經歷?是不是消磨了孩子對練琴的樂趣?是不是和你想讓孩子培養興趣、享受音樂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父母在應對孩子的一些毛病時很容易失去耐心,那麼,每次快發火前想想: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希望孩子想起你時是什麼感覺?是一個溫和、堅定、可依靠的人,還是一個沒耐心、總髮火的人?希望孩子自己遇到困難時,他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你又要為孩子示範什麼樣的榜樣?


這些“為什麼要有耐心,怎麼才可以有耐心”的想法可能讓你更容易堅持自己“培養耐心”的目標。


04

嘗試改變生活方式

除了改變自己,我們還可以嘗試改變環境,讓生活中的壓力變小一些。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特別討厭排隊,不妨試試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只有排隊的時候玩的手機遊戲,打發排隊的時間。

要是堵車讓你抓狂,那就提前安排好時間,避開高峰出行。


以練琴來說,想讓孩子自覺自願,全神貫注地彈琴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是特別困難的,尤其是對於年齡小且注意力比較短暫的孩子。但如果改變一下練琴的時間,把半小時拆分成幾個時間段,每次十幾分鍾,或者利用碎片化時間來練琴。這樣一來,同樣的練琴時間,但是有可能更專注地完成,減少爸媽和孩子不耐煩的情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咖啡因會增加焦慮、緊張的情緒。所以如果覺得自己特別容易上火,也可以試試少喝些咖啡。相應的,練習瑜伽、冥想是有助於保持平和的心態,沒那麼容易著急。


05

制定實際的目標

一陪讀就雞飛狗跳!有了娃以後,我們的好耐心都去哪兒了?

有的時候,我們給自己安排了太多的事情,或者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當我們的計劃不切實際,給自己安排了10件事要完成,卻只能做到5件的時候,一點點小事都有可能讓我們心情更加煩躁。


如果我們給自己的日程表安排的滿滿當當,那麼中間有一點小的變故都會讓我們方寸大亂,著急上火也就很難避免了。


比如,除了每次練琴的時長可以安排得實際一些,也可以把每次練琴的完成目標變得實際一些,比如把曲子拆解成幾個容易在短時間內掌握的部分練習(先練熟右手部分,再練熟左手部分,再分小節嘗試雙手合奏),把每十分鐘,每天的練習計劃都制定地非常具體、可操作性強。


給自己制定計劃的時候就留有足夠的餘地看似和“耐心”無關,其實是從容應對各種狀況的前提條件呢!


06

“下次試試” 不如“現在開始練習”

就像馬拉松運動員訓練跑馬拉松一樣,耐心得要慢慢訓練,而且往往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訓練成果,需要持之以恆地練習。不是“下回試著耐心些”, 而是通過訓練讓耐心變成習慣。


可以先選擇一些簡單的、相對讓你沒那麼”上火“的情況開始練習。最近我每次想衝兒子發火,就趕緊先去另外一個房間冷靜幾分鐘,等情緒平復了再跟兒子講話。


就像肌肉鍛鍊一樣,如果你每天都刻意練習,反覆告訴自己耐心對自己有多重要,不知不覺中,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有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