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郯城縣:精準扶貧進大棚 趟出菜農“小康路”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利用自身傳統優勢,立足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大棚生態農業,通過推廣“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參與合作社,拓寬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山東臨沂郯城縣:精準扶貧進大棚 趟出菜農“小康路”

紅花鎮袁堂社區黨總支委員、徐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加彬(右一)正在瞭解即將上市的綠皮甜瓜銷路情況

“以往這一大塊地都是各戶村民自家的土地,每年都是種植小麥、水稻等傳統農作物,每畝地除去良種、化肥、機械耕種收割費等,所剩無幾。俺今年培植了兩個棚,一季大棚小甜瓜與線絲瓜就能收入十多萬元。利用政府的幫扶資金,建一個蔬菜大棚就相當於開辦一個‘綠色銀行’。”徐林村大棚蔬菜種植戶焦順友說。

山東臨沂郯城縣:精準扶貧進大棚 趟出菜農“小康路”

“袁堂社區惠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共流轉土地700多畝,全部建設高標準蔬菜溫室大棚。今年春節以來,大棚西紅柿、黃瓜、辣椒等有機蔬菜行情看好,銷售價格普遍高於往年。我們以貧困戶勞力為主,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種植、管理大棚菜,整個社區投入到蔬菜管理、採摘、銷售的貧困勞動力目前已經達到1800多人次。”紅花鎮袁堂社區黨總支委員、徐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加彬介紹。

為提高大棚種植蔬菜技術,袁堂社區惠農蔬菜種植合作社從壽光聘請了技術人員常年駐村指導,合作社管理人員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帶著貧困戶邊學邊種。惠農合作社還有一個帶貧模式,就是群眾自己建大棚,再以大棚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解決大棚蔬菜的銷路。

山東臨沂郯城縣:精準扶貧進大棚 趟出菜農“小康路”

“下一步,徐林村除了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大棚蔬菜引導和扶持貧困群眾,還要不斷增強扶貧‘造血’功能。繼續探索‘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等扶貧模式,竭力拓寬‘基地聯農戶、農戶聯市場’的產業扶貧增收渠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組織、引領、帶動效應,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王加彬說。

目前,紅花鎮有570戶貧困群眾通過“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扶貧模式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