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成第一部紀傳體,後世史家和名人對《史記》不吝讚美之辭,魯迅評價《史記》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梁啟超認為《史記》是中國通史之創始者,更評價司馬遷為「史界太祖,端推司馬遷」,可見推崇仰慕之至。

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今本《史記》

司馬遷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官,《史記》編寫前後大概耗時十五年,書成之後,並未能公開流傳,為什麼?首先因為司馬遷修史書是為朝廷做事的,當時他的官職名叫做太史令,本就是為皇家記載史事、掌管典籍的文官,因為史書中會記載大量的宮廷秘事,不得為外人知,所以史書完成,只供皇家閱覽並保存,並不能公開流傳。

其次,據史載,漢武帝對司馬遷寫的《史記》十分不滿,尤其對其中兩篇涉及到漢武帝自己的,《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他認為司馬遷對自己有意貶損,因而勃然大怒,毀損了記載這兩篇文字的竹簡,這一事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史記》的公開流傳。

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漢武帝畫像

《史記》得不到公開流傳,除了以上兩條原因,其實不應忽視當時的歷史條件,大家知道造紙術發明是在東漢,在大規模造紙並用於書寫之前,文獻的流傳本來就是十分不容易的,想想看一部《史記》煌煌鉅著,五十二萬言,全部用竹簡或帛來書寫,都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更何談運送和保存?

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漢代竹簡

當然,《史記》全書不能公開流傳,但是也未必就全部束之高閣,在公卿貴族和一部分高級文人之間,應該是准予部分流傳的,但肯定不是完整抄錄整部史書,而只能根據條件和愛好節錄部分篇章罷了。而對民間,無論政府出於政治宣傳的禁錮,或是民間識字率的低下,《史記》想在民間大範圍流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另據史傳,司馬遷完成《史記》後,尚在家中留了一個副本,這個副本幾經週轉,最後由他的外孫楊惲公佈出來,當時已是漢宣帝,司馬遷和漢武帝均已離世幾十年。這個事情是由《漢書》記載的,但是很存疑,主要原因在於,整個兩漢直到曹魏時期,漢朝皇室和貴族公卿們對《史記》基本上是持貶損態度的。

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漢書》作者班固

東漢明帝、魏明帝曹叡等君主就都曾痛批司馬遷誹謗了漢武帝,連著述《漢書》的史學家班固在被皇帝問到如何看《史記》中的史論,都只能說司馬遷寫的有問題,不敢作誇獎之辭。可見,即便漢武帝身死兩百年後,貶損司馬遷仍是當時史學界的一種「政治正確」。

另一個例子就更可笑又可悲了,東漢末年,大軍閥董卓死後,文學家蔡邕作為為董卓服務的文人被投入大獄,當時有人向掌權的司徒王允求情,王允居然說:「當年武帝沒有殺掉司馬遷,結果司馬遷寫了誹謗武帝的史書流傳後世,如今朝政不穩,絕對不能留著蔡邕這樣的文人在皇帝身邊,否則將來肯定要被他非議!」最終,一代名士蔡邕就真的死在了獄中,這也算是因《史記》而牽連的吧。

漢朝人怎麼看《史記》?書成被禁300多年,東漢蔡邕因其未能免死

《三國演義》中的蔡邕和王允

皇家和精英階層對《史記》的這種不友好態度,致使《史記》直到三國時期都不可能得到大範圍的流傳,而且流傳的版本也經過了刪節和後補,這些版本在魏晉以後得以公開流傳,直到今天,現存《史記》一百三十篇,但其中有一些篇章並非出自司馬遷之手,至少,涉及到漢武帝的那兩篇傳記文就相當可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