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李玫瑾是中国公安大学教授,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对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她的家庭教育讲座往往能一针见血,指出孩子教养问题的根源所在。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打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1.心里发育方面的差异 经常挨父母打骂的孩子,往往心理发育会受到影响。有的变得胆小懦弱,遇到问题不敢勇敢面对往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长大后可能就会变得没有主见,凡事都要问问父母的意见。因为小的时候父母没有让孩子有。

2.性格方面会有很大差异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慢慢长大,每个人的性格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变化。可能从小性格开朗的两。

3.孩子表达能力的差异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说话,所以哭声是他们表达的唯一方式,饿了、累了。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孩子说给父母的话是多么的动听,但话虽然动听,却丝毫不影响父母随时想要揍孩子的心情。

在没有孩子之前,生活得随心所欲,日子过得非常舒心,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因为孩子的各种调皮捣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想要把孩子暴揍一顿。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小婷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执行经理,如今风光无限事业有成的他,在10年前可是当地是出了名的野孩子,脾气又比较犟。他经常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做错,被父母冤枉不服气而和父母顶嘴,为此没少被父母教育,也因此被当地很多父母当成反面教材,刘敏如今回忆起来也是直喊冤。

跟他一起长大的香香,从小就非常乖巧听话,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被父母骂了之后,也从不顶嘴。现如今她也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看似很好的工作。只因为爸妈说当老师好,每年假期也多工资福利都很好,年前家里介绍了一个结婚对象,是父母喜欢的类型,几乎她这一生都是活在父母安排下。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童年时代没少惹父母生气,被父母吼打骂也是常有的事。不过每个孩子的反应都会不同,有的会讲出一大堆的理由,给父母顶嘴回去。也有的会比较文静,对父母的教育选择性地闭嘴,不过孩子当时是顶嘴还是闭嘴的态度,也决定了10年之后的性格差异。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不爱顶嘴的孩子:

被骂之后不爱顶嘴的孩子,往往会呈现出两极分化。一种是这一类孩子可能会遇事比较沉稳,不愿意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跟父母的关系也会相处得比较的融洽,将会逐渐形成黏液气质类型,具有领导能力。

第二种则是这一类孩子可能会把自己的心事埋在心底,不愿与父母沟通,往往内心会比较的敏感,性格相对懦弱。他们表面上虽然与父母相处融洽,很听父母的话乖巧懂事,但实际上却非常反感父母,是属于典型的抑郁质气质类型。

针对性教育:

1.注意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自我情绪

孩子在被父母大吼了之后还不作出反应,可能是他们更加喜欢隐藏自我情绪,在孩子的个性还没有完全被决定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要太过压抑。

2. 不要一味牵制孩子

孩子性格一般比较浮躁,父母想要孩子性格比较沉稳,就不要一味的牵制孩子,要给孩子辨别的机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将问题抛给孩子让他自己思考做决定,而不是父母帮他做决定。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爱顶嘴的孩子:

孩子由于内心不服气,认为父母所教育的事情不正确,所以会出现顶嘴。孩子不同的气质类型会有两种不一样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这一类孩子非常善于表达,总能为自己做的事情给出合理的解释,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

第二种则是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这类孩子性格比较果断,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听到了对自己不利的言语,就会选择顶嘴,但这类型孩子会因为性格太过暴躁出现多种问题。

针对性教育:

1.不要纵容孩子无节制地宣泄

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觉得父母的观点不正确才会顶嘴,面对这种情况是可以允许孩子适当宣泄的。但也不要纵容孩子无制的宣泄,第一次可能觉得聪明,可孩子的世界不会明白对与错。所以父母要正确指引教导孩子,避免无节制的情绪宣泄,而造成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2.要引导孩子“不要将情绪通通写在脸上”

喜欢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往往情感变化会比较大。高兴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得见,不高兴的时候同样也能够立马被人察觉,这种喜欢把情绪写在脸上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孩子,合理的消化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将情绪写在脸上。

在被父母大吼之后,孩子闭嘴或者是顶嘴,10年之后的性格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说哪一种做法就一定是不好。孩子的行为是由气质类型决定,父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就能够让孩子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如果真的顶嘴顶烦了,如何减少无效、无聊的顶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与邻居,与老人,与同事,那想让孩子少顶嘴,难度可想而知。以身作则,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还有样学样。

减少溺爱,发现缺点不惯着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的害处。如果真是因为溺爱造成孩子顶嘴,那只能是从治根开始。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现为:叛逆、顶嘴、孤僻、暴力。

虽然家长无法预测孩子的未来,但却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各种优点,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今后孩子也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如何培养好品格的孩子、有好习惯?

作为家长,建议从小要养成孩子别的习惯和爱好!阅读、听故事要代替电视机、打游戏!阅读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孩子2岁起就要看绘本,从绘本中学习行为。家长别小看绘本的力量!

抓住孩子2-8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说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儿童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养成好习惯》、《妈妈我能行》、《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

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爱顶嘴,和“不顶嘴”的孩子,长大性格差异大,家长别不放在心上

2-8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