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近期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每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发现都足以振奋人心,这一切进展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科技的发展。中国历经沧桑,文化历久弥新,因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去回顾,毕竟,正是有了祖先的创新与努力,我们才能绵延至今。

古人是如何应对疾病,如何进行计算,如何传播内容,如何应对战争,为何我国在科技发展中被他国后来居上?本篇将做出较为概括的介绍,如有疑问或补充,欢迎留言哦~

(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1.天象记录

  • 世界工人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是西汉成帝和平元年(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然而在公元前43年就有对黑子的记录。《汉书·五行志》汉元帝永光元年记载“日黑居仄,大如弹丸”
  • 对彗星的记载最早于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1034年)。

2. 天体测量

中国远在五六千年前的葛天氏、黄帝、尧、舜时代,就在长期观察日月星辰方位与四季变化的基础上,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仪。宋代天文学家苏颂水运仪象台,宋代沈括改综合型为分公型,元代郭守敬简仪。与先进的测天仪器伴生的是辉煌的测天成就,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先民将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

3.历法

一万年前氏族公社初期“人皇氏”时期,发明了十天干,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计日的方法,这是人类历法的开端。殷代开始使用四分历,岁实为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自春秋末年至太平天国,前后共出现102种历法。1199年,杨忠辅在《统天历》中将岁实精确到365.2425日。元代郭守敬将历法集大成,与1280年编订《授时历》,采用了这个数值。这个数值比太阳绕地球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了26秒;3320年才差一秒。

4.数学

1)十进位值制

2)《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九章算术于公元一世纪成书,魏晋时期刘徽、祖冲之对其进行了补充

3)宋元算学 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被称为宋元四大数学家

5.医学

1)中医学

《黄帝内经》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东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被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论》二书。以上四书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东汉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文化自信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中药学

汉代《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公元659(唐)年由苏敬等人修订为《新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高度评价它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文化自信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二)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1.火药

经炼丹术的长期实践,至迟在唐代便开始发现了火药。火药发明后首先应用于军事。11世纪初,唐福、石普先后制成火箭、火球、火蒺藜献给宋朝廷,北宋末年,在抗金战争中,宋军进一步将燃烧性的火器发展成爆炸性火器,创造了“霹雳炮”。南宋时期出现近代枪炮雏形的管型火器——火枪。元代开始出现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火铳”。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一种“火龙出水”的火箭。

2.指南针

战国秦汉时期的司南,宋代开始发展为指南鱼、指南鬼和指南针。

3.造纸术

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初期出土的麻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革新。

4.印刷术

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以后出现了铜板印刷和更为复杂的彩色套印技术。宋代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后,意大利古登堡建立了第一所印刷厂,此后欧洲的印刷厂相继建立。

(三)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实用性、整体观。

2.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A.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B.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C.封建制度的扼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