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說謝謝?"孩子缺乏感恩心,父母要警惕孩子變成白眼狼

  文|檸橙媽媽

  有人說,養兒防老是一種消極思想。生下孩子、養育孩子是自己的選擇,和孩子沒有關係,不能存在"付出就得有回報"的思想。看似是一種很先進的思想,很少人看出其背後潛藏的道德危機。

憑什麼說謝謝?

  孩子說"憑什麼說謝謝"

  前些天在餐館吃飯,旁邊的一家人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時服務員給小孩子抓了一把糖果,糖果並不在服務範圍之內。媽媽讓孩子給服務員小姐姐說一句謝謝,孩子卻反問了一句,"憑什麼說謝謝,她不是服務員嗎?"

  媽媽的臉上立刻露出尷尬的神色,眼睛瞪著孩子,暗示孩子做的不對。但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怡然自得地剝開糖紙吃糖。

  服務員連忙說"不用客氣,應該的!"孩子媽媽只好陪著笑對服務員說"這孩子不懂事,別跟他一般見識!"服務員笑著走開了。媽媽接著開始數落孩子"有人幫助你,你該謝謝啊!這是起碼的尊重!"

憑什麼說謝謝?

  媽媽認為謝謝很重要,孩子卻無動於衷,由此引發了對孩子的批評。這也引起了我的深思——什麼時候連謝謝,都變得如此奢侈?

  你的孩子,有多久沒有說謝謝了?當我們得到了他人的幫助,為了表示感謝,我們常常會用"謝謝"表示感恩。也許"謝謝"這個詞不足以表達一切,但卻是一種良性反饋。

  把"謝謝"二字掛在嘴上還是很重要的

  當朋友給你幫了忙,你很自然地說"謝謝"時,他可能的反應是"幹嘛那麼見外?都是自己人,不要客氣。"朋友之間是如此,那陌生人之間呢?需不需要說謝謝?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必須的。如果不說謝謝,人家因為有些不夠禮貌。

  但是,如果這個對象換成是孩子呢?也許很多人會選擇寬容。就像那個服務員小姐姐,即使孩子沒有對她說一句謝謝,她也並不會跟孩子計較。可是,不計較,就代表是應該的嗎?孩子拒絕說謝謝,真的不重要嗎?

憑什麼說謝謝?

  1、不用一秒鐘,溫暖一個人

  說一句謝謝,也許連一秒都不到。雖然它很短,但是,當你為他人的付出說一句謝謝時,對方內心的感受,就像冬天走在寒冷的大街上,突然喝到了一杯溫熱的奶茶。既然不用一秒鐘就能夠溫暖一個人,為什麼不說呢?

  2、善於說謝謝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

  儘管付出並不意味著回報,但是,享受了他人付出,卻一定要說謝謝。謝謝,意味著一種態度,意味著肯定他人的奉獻。善於說謝謝的人,他的內心是誠惶誠恐的,他並不認為別人的付出理所應當,所以更加懂得珍惜,也更加知道感恩。

  3、什麼叫禮貌?從說謝謝開始

  有些父母,會教孩子很多人生道理,也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處處領先於他人。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教育,那就是讓孩子學會說謝謝。什麼叫禮貌?很多人會舉出一堆例子,其實禮貌就蘊藏在那一句"謝謝"中。

憑什麼說謝謝?

  謝謝,是一種良性的反饋,是一種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禮貌。當孩子在思考為什麼要說謝謝時,這說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

  孩子拒絕說謝謝,背後意味著什麼?

  當孩子拒絕向他人表示謝意時,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尷尬,然後是憤怒。但希望大家能夠冷靜一分鐘,想一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1、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

  記得有一次到朋友家聚會,有個女孩子給朋友的孩子帶了份禮物,孩子只是簡單接過來,並沒有表達任何謝意,而是自顧自地去旁邊玩了。

  無論是朋友,還是那個送禮物的女孩子,他們就像司空見慣一般,完全沒有當一回事。或許對送禮物的女孩來說,孩子就是孩子,沒有說謝謝很正常。

  但是作父母的也這樣司空見慣,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與其教給孩子很多人生哲理,不如從約束孩子的行為開始,從讓孩子開口說謝謝開始。

憑什麼說謝謝?

  2、人們的默許和縱容,讓孩子變得更自私

  如果你幫了一個人,對方沒有說謝謝,你會本能的認為這個人沒有禮貌。但如果對方換成了一個孩子,你就會變得寬容。也許你的想法很簡單,"他還是個孩子,還不懂世事之道,不用這麼世故!"不會跟孩子計較。

  但是你的寬容,對孩子就真的好嗎?有多少人,看似是寬容地對待孩子,其實在變本加厲地鼓勵孩子朝著更加自私自利的方向發展。

  3、既然"不客氣",幹嘛要"謝謝"

  有時候,孩子拒絕說謝謝,和大人有直接關係。正是人們之間的客套,給孩子錯誤的印象。

  比如,有的人給孩子帶了份禮物,父母表示感謝時,對方常常說不客氣。在孩子的心中,既然你已經說不客氣了,為什麼我還要說謝謝呢?也許說"不客氣"的人,只是表達自己的慷慨,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憑什麼說謝謝?

  當孩子拒絕表示謝意,父母首先需要做的不是埋怨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自己是不是平時太慣著孩子了,是不是明知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常常是默許的態度,從來沒有批評過。或許正是自己的態度影響到身邊人的態度,進而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讓孩子學會說謝謝的三個策略

  孩子特別善於模仿,所以讓孩子學會說謝謝,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父母花一點小心思,就能做到。

  用你的行為影響孩子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想必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當我們在指責孩子沒有感恩意識的時候,是否自己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為了讓孩子說謝謝,首先父母就需要經常說謝謝。

  比如,外賣員給自己送來了訂餐時,真誠地說一句"謝謝";外出買東西時,當售貨員將東西遞到自己的手上,也應該說一句"謝謝"。當你說的多了,孩子見的多了,就會形成習慣。

憑什麼說謝謝?

  通過一些小事引導孩子,讓孩子形成感恩意識

  在平時的親子相處中,父母應該試著通過小事引導孩子,逐步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比如,當父母給孩子買了他最喜歡的禮物時,孩子需要說謝謝;當父母生病了,孩子應該知道關心父母,而不是置若罔聞;當父母下班感覺到疲憊時,孩子應該給父母捶捶背、捏捏腿……

  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引導孩子,孩子的行為才會走向正軌,才不會將父母的付出視作理所應當,才會逐漸形成感恩意識。

  讓"說謝謝"充滿儀式感

  也許有些父母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有禮貌。但是,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孩子說謝謝時,並沒有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應該這樣做,只是因為父母的要求而已。

  為了幫助孩子形成感恩意識,父母就應該要求孩子,在說謝謝的時候,需要發自內心,需要認真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地表示感謝,而不只是走個流程。

憑什麼說謝謝?

  學會說謝謝,其實並不難,只要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嚴格律己,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用自己的習慣帶動孩子,用自己的意識感染孩子,就能讓孩子從拒絕說謝謝到樂於說謝謝。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說謝謝只是一件小事,不需要太上綱上線。但是對孩子來說,這卻是一件大事。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具有感恩意識的人,首先需要讓孩子學會說謝謝,學會肯定他人的付出。從這個層面來看,學會說謝謝意義重大,甚至可能關係到孩子一生的性格發展。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習慣說謝謝嗎?有什麼經驗分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