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冠軍基金是好選擇嗎?在投資策略裡,它是合適的理財產品嗎?

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有購買基金的經歷,但在面臨上千種基金產品時,大家也許都會一臉懵逼,不知所措。從比股票數量還要多的股票基金中,挑選心儀的“他/她”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購買基金時,可能有不少投資者非常關注的一類指標就是基金近期的投資業績了,比如近一年、近半年、近一個月基金的收益率和市場排名。


短期冠軍基金是好選擇嗎?在投資策略裡,它是合適的理財產品嗎?


那麼“短跑冠軍基金”是否是一個有效的投資策略呢?今天資管君就重點聊一聊這個話題。


為了客觀的說明問題,我們首先測試一下“短跑冠軍基金”策略是否有效。假設從2010年開始,我們用100元錢,每年年初都投資於上一年度收益率前三名的基金,並持有一年,以此循環。在2010年到2019年這10年間,“短跑冠軍基金”投資策略的累計收益是4元,大幅跑輸市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即100元。由此可見,“短跑冠軍基金”投資策略是行不通的。


短期冠軍基金是好選擇嗎?在投資策略裡,它是合適的理財產品嗎?

圖表:“冠軍基金”組合累計收益率


“短跑冠軍基金”是不是一個有效的投資策略呢?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短跑冠軍基金”的特徵吧。一隻基金如果能在1年等較短的時間內,在上千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一般的特徵是投資的極致集中,例如持倉過度集中在某個行業或者某類風格上。這樣極致的策略會導致基金產品的業績很不穩定,不是非常靠前就是非常落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買這類的基金的持有體驗較差。部分基金經理之所以選擇這樣投資策略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說只有基金產品業績出跳才便於營銷,從而擴大管理規模,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或在公司的地位。至於產品業績,即使今年賭錯了,可以明年再來,只要有一年賭對就行。


因此,在基金產品中,一年翻倍者常有,但是三年翻倍者鮮有。對於理想的基金產品,其持倉中應既有盛開的花朵,也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投資經理既有研究的深度,也有投資的廣度。而持有者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靜待花開。


短期冠軍基金是好選擇嗎?在投資策略裡,它是合適的理財產品嗎?


目前,資管君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定量+定性的選基體系,在產品層面會結合基金產品特性、基金經理畫像、基金公司實力等因素,以及聯合內部投資平臺對宏觀經濟、市場策略、行業中觀產業鏈趨勢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在“合適”的市場,選擇最為“適配”的基金產品。


最後,不管是股票還是基金都會面臨市場風險,所以把財富交給專業的機構來打理,給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更好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