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城零點之後仍有地鐵運行,夜經濟開發前奏已打響

前不久,北京地鐵公司宣佈,延長1、2號線週五週六的運營時間。調整後,北京地鐵1、2號線末班車到達終點站的時間分別為凌晨1點29分和1點15分,這讓北京成為內地地鐵收班最晚的城市。

據統計,在內地已開通地鐵的34個城市中,12個城市在凌晨0點之後仍然有地鐵運行,這包括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武漢、成都、杭州、長沙等新一線城市。(數據來源:界面新聞)

恆偉論壇 | 12城零點之後仍有地鐵運行,夜經濟開發前奏已打響

△長沙地鐵4號線茶子山站實景圖

促進城市繁榮

夜經濟已成大產業

實際上,近年來各大城市呼籲地鐵延長夜間運營時間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提議學習紐約、倫敦的地鐵通宵運營模式。呼籲聲背後,一部分原因是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的夜間出行需求越來越高,但更主要的推動力,是各地發展夜經濟強烈需求。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都紛紛出臺了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

“夜間經濟”作為經濟學概念大約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它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增加就業崗位等方面起著鮮明的導向作用。如今,夜經濟已成為衡量城市繁榮、生活舒適度與便利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恆偉論壇 | 12城零點之後仍有地鐵運行,夜經濟開發前奏已打響

△網絡圖

有統計顯示,紐約夜生活能夠年均創造25萬個就業崗位、110億美元的薪酬,以及29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英國則將夜經濟作為第五大產業,提出了“24小時城市”(The 24-Hour City)的城市發展概念,以促進城市的發展。

根據麥肯錫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城市65%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點-22點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銷售額的50%。夜經濟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因此,在當前刺激消費政策的大形式下,發展夜間經濟,自然成為各地的現實選擇。(數據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強化夜經濟體驗

城市競爭邁入新賽道

在相關專家看來,夜間消費與白天消費不同,通常目的性不強,它不是單一的餐飲消費,也不是單純的購物活動,消費者希望從夜間消費中獲得某種體驗,或感受某種生活方式。

發展夜經濟,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對商家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各方共同參與。要將夜經濟發展壯大,不能簡單地靠延長營業時間來吸引人們,而是要注重滿足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同時融合多種元素,比如:晚上不僅能購物,還要實現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等綜合體驗性消費。

恆偉論壇 | 12城零點之後仍有地鐵運行,夜經濟開發前奏已打響

△網絡圖

另外要根據區域差異和經濟發展階段,有針對性地發展夜經濟。比如說,東部城市夜經濟已比較成熟,可以側重打造文化休閒和夜遊的概念。而北方和中西部城市夜經濟尚處於起步階段,可以著重對傳統餐飲、夜市進行升級,然後藉此拉動當地消費層級升級。

完善城市配套和城市治理也是發展夜經濟的一個重要環節,包括夜間公共交通出行、城市治安、城市佈局等方面。以倫敦來說,不僅實現地鐵週末24小時運營制,還設立了專職管理夜生活的公務員。最近,上海借鑑國際經驗,建立了“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走在了發展夜經濟的前列。

恆偉論壇 | 12城零點之後仍有地鐵運行,夜經濟開發前奏已打響

△網絡圖

儘管地鐵通宵運營的條件暫時還不成熟,但可以預見的是,延長地鐵夜間運營時間應該是大勢所趨,這是各地發展夜經濟的前奏。夜經濟已成為城市間競爭的新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