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不少父母都苦惱自己孩子不聽話,抱怨自己孩子不懂事。實際上,孩子不聽話,大多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我們一定要用溫柔的“低聲教育”,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昨天孩子客廳看電視,孩子他爸突然大聲說:“看電視,整體就知道看電視,也沒看你學習有進步。”

說話的聲音很大,還帶有一些不屑,孩子在一邊完全不聽,反而把電視聲音開得更大。

這個時候我去和孩子溫柔地說:“寶寶,很晚了,我們明天再看吧。”

孩子卻很快就把電視關了,自己洗漱睡覺去了。不僅是看電視這件事情上,孩子不聽爸爸的,平時生活中,只要孩子他爸要求孩子完成任務,孩子都不聽,甚至還會產生相反的行為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很多家長都苦惱,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其實孩子這種“叛逆”,都是家長“吼”出來的,我們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合理的表達自己,而不是利用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

一、孩子不聽話,很可能是家長的說話方式出現了問題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橋樑,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用對橋樑,最後失去了和孩子之間最親密的感情鏈接。

很多家長都把自己放在一個更權威的位置上,希望孩子能夠聽命於自己的安排,就是不斷命令孩子,讓孩子成為家長的附屬品,一個“傀儡”。

就是這種命令式的口吻,最後只會讓孩子內心產生逆反心理,最後用沉默,或者更加極端的方式來表現出自己內心的不滿和壓迫感。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同時還有一種家長每次都否定孩子,最後使得孩子內心堆積了過多的自卑感,久而久之做事就會變得越發沉默,隨後也不願意和家長交流,更不願意聽取家長的建議。

所以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低聲教育”,才能夠讓孩子和我們正常溝通。

二、家長巧用“低聲教育”,降低孩子的抵抗心理

低聲教育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比較輕柔的聲音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和藹。而實際上低聲教育並不只是聲音大小上的區分,還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用詞、語調、語氣都使用比較輕柔,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內心的防線就會降低,不再產生排斥感,從而降低了孩子的抵抗心理。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孩子來說,“低聲教育”,就是拉近親子之間距離的一種教育方式,讓兩者處於一種和諧的溝通環境中。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再用吼叫等粗魯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我們要儘可能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使用“低聲教育”,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三、家長如何做好“低聲教育”

1、情緒要穩定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錯,內心就會衝出一團怒火,隨之就開始對孩子“吼叫”,實際上這種衝動型父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所以我們要保持一種冷靜、穩定的情緒去和孩子溝通,當看到孩子有任何錯誤的行為,第一時間不要著急去指責孩子,先學會平靜好自己的情緒,再溫柔地和孩子溝通。

2、措辭要謹慎

大人們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使用一些過激的詞語,在成人的世界可能是玩笑,對於孩子來說,確是一種傷害。

當你批評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不會”時,我們不妨換一種措辭:“我們下次繼續努力”……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不同的措辭給予孩子的感受也截然不同,這也是“低聲”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

3、儘量坐下來

低聲教育不僅是聲音方面,更多時候代表一種溫柔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家長的行為上,也要儘可能“低聲”,有些家長會用手指著孩子罵,還會離孩子很遠的距離,想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實際上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我們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姿勢和行為,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儘量坐下來,能夠保持和孩子同一高度,降低孩子內心的境界感,從而使親子之間更加和諧。

孩子不聽話,教育全靠吼?善用“低聲教育”,“說”比“吼”有效

當你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甚至開始叛逆,我們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要學會利用“低聲教育”,建立一種更加友好的親子關係。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