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高聳護國寺 藏稀世完整《貝葉經》

丹霞山位於貴州省盤州市水塘鎮內,海拔1888米,一峰高聳、形如天柱。山頂的護國寺全年香火鼎盛,歷年三月初三,滇、桂、川、黔及東南亞各國均有香客來此朝拜,為貴州省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動中心。登丹霞山拜護國寺常覺置身天地之間,心曠神怡,已然是善男信女!環遊廟宇,目所能及處群山連綿,新奇壯觀!

孤峰高聳護國寺     藏稀世完整《貝葉經》


護國寺現藏的《貝葉經》共有《本生經》和《緣起傳》兩部,講述了釋迦牟尼前生的有趣故事,旨在揚善積德,均“寫”在14片神奇的貝葉上。據傳普法師介紹說:“全國大約有27000多部《貝葉經》,然而,完整的經書已經寥寥無幾了,丹霞山的經書之所以特別珍貴,就因為它是一部完整的經書。

崇禎十一年(1638年),大地理學家,旅遊探險家徐霞客親臨丹霞山考察。在影修和尚的陪同下,徐霞客考察了此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況,並將這些資料一一載入《徐霞客遊記》

護國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初為道教"玄帝宮"。天啟二年(1662年)毀於戰亂,建殿道人不知所往四年,海玉又名"不昧",俗姓金安徽人,原為明朝將軍。經其苦心經營十餘年,寺宇初具規模,是為丹霞山開山之祖。

孤峰高聳護國寺     藏稀世完整《貝葉經》

清乾隆四十六年常怡大和尚在此初開戒壇;光緒三十年光一大和尚繼之開壇傳戒,弘揚佛法;光緒三十二年聖融大和尚在京得光緒皇帝御賜全部藏經、袈裟、玉印、金缽。光緒皇帝還御封"黔之盤州丹霞山為西南護國叢林",由此得名"護國寺"。光緒年間、果倧、常向曾兼任貴陽黔靈山寺、昆明筇竹寺、宜良法明寺的方丈,可謂盛極一時。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修園大和尚丹霞開壇傳戒。同時還舉行了49天的水陸大齋,以超度前方抗日陣亡將士。此次佛事,有虛雲、印光等13個省7個市的65位大德高僧參加,為丹霞山寺以來最盛大的佛事活動。1949年後有眾多在護國寺出家的僧人任全國各寺的住持、方丈。其中著名者為洗塵法師,出於丹霞山,後任緬華佛教會創辦人,後到美國紐約創建紐約妙覺寺,現為該寺住持。時人稱譽護國寺有"高僧倍出"之說。

護國寺中除珍藏有光緒皇帝御賜之物外,還有趙以炯、翁同和等人的題匾、楹聯、書畫等。紐約妙覺寺住持洗塵法師捐助寺內計有玉佛、貼金彌勒佛、地藏菩薩、千手觀音及法器等多種。另藏曆次傳戒所用的黃銅"金剛光明寶戒宏範印"及具有千年歷史的《貝葉經》、《貴州省盤縣丹霞山蓮花峰千佛戒同戒錄》等。護國寺的名勝古蹟有:丹霞山玉佛寺。護國寺玉佛殿內供坐式玉佛一尊,臥式玉佛一尊,有"玉佛林"之稱。這些玉佛為國內及緬甸、美國佛教界所饋贈,神態安詳,妙相莊嚴,堪稱佛雕中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