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戒掉手機癮,你得這樣做

關於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孩子經常是這樣子玩手機上癮,你不讓他玩,他也說好,不玩了,結果呢,到了晚上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裡面,從12點一直玩到兩三點鐘,第2天,啊,最後惡性循環啊,搞不清楚這孩子為什麼這個上課困呢,最後才發現啊,我就要偷偷玩手機了,把手機沒收了沒多久,他不知道你從哪裡又搞過來手機,或者說他沒搞到手機,但是他也不學習,反而跟你這個對抗性更強烈,跟你關係更緊張,這也不是家長希望看到的,其實像這種問題最近特別普遍,因為手機出現之後,我們對它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不知道怎麼去應對,尤其是孩子,而導致孩子手機上癮的原因也千差萬別,每個孩子也性格也不一樣,因為我們在給建議的時候,如果你說的不詳細,我只能給你個大概,首先就是你發現了強制孩子不玩手機是沒有效果的,限制孩子玩手機時間,也是沒效果的,孩子他會拖,拖一分鐘兩分鐘,拖30分鐘35分鐘,最後你不讓我拖,我要急了,不玩手機我也不學習了,基本上都是這個情況,那我們首先就要保證對孩子一切無條件的接納,怎麼做到?你是學了一天習了,想要放鬆一下,玩一下手機,媽媽特別能理解你,媽媽上一天班也很累,我有的時候也想通過玩手機來放鬆一下自己,所以這個是人之常情,媽媽能理解你,這是我們從情感上對他這個需求表示接納,你接納了以後孩子在玩手機的這個事情上就沒有那麼迫不及待了,為什麼?想一想通常是你離那個景點越近,你越不急著去,你離得越遠你可能越想要去,因為你離得近的話,你就覺得,什麼時候想去都行,隨時都可以,我不著急,反而沒去成,那麼這個手機也是當孩子覺得我什麼時候想玩都可以玩的時候,我就沒有必要積極,趁著現在媽媽不注意,趕緊玩了,相反如果你不讓他玩的話,他就會想著,現在媽媽沒發現,我能多玩一會就儘量多玩一會,這樣就導致孩子玩更多的手機,我們這是從結果去分析,不是從道理上分析,因為從道理上講好像是孩子要玩手機,我們希望他不玩,我們直接不讓他玩,這個道理看起來沒錯,但從結果上看你這麼做了,孩子成績是上去了但還是下來,大家自有公斷,那麼我給大家這個建議,這是第1步,你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那對他玩手機這個事情表示理解,但是我們同時也要表明,媽媽相信你是大人了,你現在能夠把握好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和學習的時間,你自己很清楚,所以媽媽不再操心了,你自己很清楚將來要做什麼,你最需要做的是什麼?這是我們對孩子的一些鼓勵,然後在平時你各個方面還要加強引導,你還要觀察他在手機裡面到底得到了什麼,是認同感還是有趣,還是一種麻痺,每個孩子在手機上得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你要看到他最需求的,然後你從別的地方去滿足他這種精神需求,逐漸的替代手機,或者用別的玩的東西來分散注意力,別的東西可能是身心健康的,不像手機那麼上癮的來分散他的時間和精力,逐漸逐漸對手機就擺脫了,不是說放下手機直接去學習的,而是先放下手機去玩其他的東西,或者是去吃東西,然後再回到課本前是這麼個順序,當然我說這個順序是一個宏觀的,不是說,今天就發生了,是可能經過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逐漸逐漸這樣去轉變的,這有的時候欲速則不達,那麼今天我還想說一個,,然後怎麼怎麼說就剛才那一套,然後再過了20天跟我說老師我這回不限制孩子玩手機了,我們親子關係是好的,他們寫作業還是不主動啊,然後我說你有沒有跟孩子講啊,媽媽理解,你想玩手機在心裡,媽媽有的時候上班一天也想玩手機,放鬆一下,如果沒說這就是什麼呢,就是說我讓你做的事情你給減半了,投哪了?那麼你讓孩子做的事情,你平常要求孩子不簡單,你自己都沒有做到,認真完成作業,你憑啥要求孩子這個,何況我給你說了一些,其實是遠遠不夠的,你要根據你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去思考,想辦法,到底怎麼能真正解決他的問題,因為你最瞭解你孩子的情況,這個時候可能還要不斷的去跟蹤,一次性未必能夠全部解決,但是你如果只是隨便問了我一下,然後跟孩子還說了一半,後面的什麼都不做,你這嘴巴有效果,你還經常要求孩子把作業寫完了,那一點課外的都不做啊?一點都不針對自己的這個弱點去複習,你希望孩子多思考,但你自己卻不願意思考,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何必去要求別人呢,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兒,希望大家能夠反思,不僅是在手機這個事情上,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應該這樣的,自己如果沒做到最好別要求孩子。

幫孩子戒掉手機癮,你得這樣做

幫孩子戒掉手機癮,你得這樣做

幫孩子戒掉手機癮,你得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