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下,如何看待父母干預子女婚姻這一“傳統”?

哪怕是現代社會,中國的父母也一直都有干預子女婚姻的“傳統”,以他們的眼光和要求去選擇子女的另一半。不過,有些兒女是父母的乖乖兒,乖乖女,在另一半的選擇上會完全屈服於父母的想法。但有些“叛逆”的子女,在真愛面前,就會一硬到底,父母真的拗不過子女的,也就心不甘情不願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當然,還有極端的情況,父母和子女誰都不肯退一步的,那真是鬧得雞犬不寧了。

現代社會下,如何看待父母干預子女婚姻這一“傳統”?

父母干預婚姻,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有。為什麼到今天提倡婚姻自由的新時代,還有父母繼續幹預呢?首先,干預婚姻自古有之,古代講究“三綱五常”,子女的一切都要聽從父母安排,這是做法和思想根深蒂固。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是干預婚姻的極端情況了。男女雙方在婚前都沒有見過面,父母選擇“門當戶對”的人家。正是因為這種傳統思想的代代流傳,一直到現在,父母都還在干預孩子的婚姻自由。其次,跟家庭的養育方式有極大關係。國外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比較“散養”,尤其孩子在成年之後,很多都會“自謀生路”,搬離了父母的家,自己單獨住。理所當然的,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掌控,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就無多指點,一切靠自己做主。而在中國就大不一樣了,自從孩子出生後,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就開始為孩子積累“財富”,為孩子以後的嫁娶提前很多年就開始做金錢上的準備工作。因為中國的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很多事情都靠父母打理,甚至結了婚自己有了孩子還跟父母一起生活,這樣的養育方式,使得兒女的一切都在父母的“掌握”之中,在父母認為的重之又重的“終身大事”上就更是馬虎不得,一定要替他們操辦好。再次,中國婚姻的的錢物附加條件,房子、彩禮、嫁妝等,這些都是靠父母給孩子轉備好,因為在經濟上對父母的巨大依賴,父母就有了干預孩子婚姻自由的“本錢”。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很主觀的原因,孩子是父母的一切,父母一心想的就是孩子一輩子能幸福。

現代社會下,如何看待父母干預子女婚姻這一“傳統”?

在父母的干預下,孩子的婚姻之路“坎坷”而滿滿,影響比較大。首先,在子女選擇了對象的前提下,父母去橫插一足,會傷害自己與兒女之間的感情,甚至招致兒女的怨恨,就算勉強通過了父母的“關卡”,因為父母當初的不情不願,婚後的生活也會跟父母之間有磕磕碰碰。其次,父母非常強勢甚至有點不講道理的,加上子女也比較堅持的,父母和子女之間肯定能鬧出大問題,甚至子女私奔,更嚴重的還會鬧出人命。

其實,父母干預子女婚姻的出發點也是為子女考慮,只是他們不懂得孩子的想法,在想法和做法上就極端了。在當下這麼個開化的時代,很多東西都會被冠以自由的頭銜,戀愛和婚姻就更是如此,不干預孩子的婚姻,是對孩子的一種起碼的尊重。當然,父母都是過來人,有時候有些父母在看人方面還是比較準的,在不違背孩子本意的情況下,根據自己和周圍人的婚姻經歷經驗,在人生道理上適當給予孩子一些建議,相信孩子們還是會樂意聽取的。但如果是不明就裡的指手畫腳甚至是棒打鴛鴦,那還是請父母們不如自己好好在就歇著,頤養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