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小董讓你一目瞭然

經常有朋友問小董,中醫靠譜嗎?什麼病比較適合中醫?今天小董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病情對中醫與西醫的選擇,您看有沒有道理。

中醫是我國幾千年的獨特醫學瑰寶,西醫是近百年興起的醫學科目,雖然兩者有不同的理論基礎,但也都不妨礙其能治病救人。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小董讓你一目瞭然


有些人說西醫好,有些人說中醫強。其實,不同的病,中西醫各有所長:

✦有一些病應該更加註重調理,就不應該跑去看西醫;

✦有一些症狀更加適合西醫,則應該選擇西醫。


小董整理了一天病情,根據不同的症狀,推薦不同選擇方向~

心腦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壓病、心臟病、中風、腦梗死等。西醫在急性發作時有迅速控制症狀的作用。但不能根治疾病,中醫藥主要在改善患者體質方面發揮巨大調理作用。

便秘:首選中醫

西藥對便秘的治療較為短效,只能作為應急措施。不要過多服用瀉藥,避免藥物依賴。

感冒:中西醫皆可

絕大多數情況下,感冒不吃藥七天能好,吃藥一週能好,輸液一星期也能好。關鍵在於治療感冒時是否在同時提升免疫力。一般情況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發性高熱不退、咳嗽、頭痛等症狀比較重的,可以找西醫,明確病因,有利於指導用藥。

頸椎病:首選中醫

中醫理療是治療該病種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藥調養,效果明確,更是擺脫了傳統的掛號、化驗、檢查、買藥、點滴或手術,一整套流程走下來,金錢,精力都是一個不小的消耗。

腰椎間盤突出:首選中醫

這種病情是中藥配合理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在疾病晚期手術治療方面有優勢。很少有人想到先去中醫那裡看看,只有在醫院沒效果了,可能才會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看中醫,最後...真香警告!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小董讓你一目瞭然


口腔疾病:首選西醫

西醫牙科相關醫療器械完善,在手術矯形、治療等方面優勢明顯。

一些非器質性病變比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則可選擇中醫治療。

脾胃病:首選中醫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過敏性疾病:首選中醫

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於免疫功能紊亂。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藥後容易反覆。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月經失調:中醫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更年期綜合徵:中西醫結合

西醫治療在一些人群身上較為明顯,中醫長期調理更加安全。

失眠:看中醫

失眠大多屬於功能性紊亂,中醫可從氣血、陰陽等角度辨證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鎮靜安眠類的西藥容易導致依賴,只能短時間服用。

偏頭痛:看中醫

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後,採取中醫調理。

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亞健康:首選中醫

西醫生化檢查等指標正常或輕微異常者,都可通過中醫進行調理。

看中醫的六個注意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很多人去看中醫前,經常因為忽視了一些細節,而影響了中醫師對病人氣色、舌脈的觀察,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看中醫,一定要做到 6 個“不”。

不化妝

“望診”對診斷非常重要,一定要讓中醫師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藥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變得白膩;楊梅、烏梅等,容易使舌苔變黑;咖啡、橘子以及維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變黃;就診前剛喝熱飲,可使舌質變紅。

不使用或食用氣味濃烈的東西

不要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或護膚品;不要吃氣味濃烈的食物,如蔥、蒜等,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

不做劇烈運動

脈診是中醫診病的重要手段,就診前應儘量保持心情平靜,避免情緒急躁和劇烈運動等因素,對診斷造成影響。

不頻繁更換醫生

很多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見到效果,而頻繁更換醫生只會造成治療的重複,甚至藥材的衝突。

不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

有些人認為,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著,以備將來症狀再次出現時使用,或者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將別人的處方拿來自己用。這是不正確的。


看西醫的四個注意


西醫的診斷和治療,除了需要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還需要各類的檢查報告作為診斷依據。為了儘快看好病、避免多餘的檢查、減少冤枉錢,看西醫的時候,下面這幾點也要注意。

記清發病過程

發病的時間、原因、過程等對疾病的判斷非常重要,所以就診西醫的時候儘量簡明地介紹病情很有必要。

預約檢查問清注意事項

西醫的各種檢查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是否需要禁食、禁水;衣著要求,有些檢查不可佩戴金屬等製品;時間要求,雌激素檢測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參考值等等。不按要求,有些會耽誤時間,而有些則會直接影響結果,妨礙診斷的準確性。


查體做好個人衛生

西醫的很多檢查需要直接和身體接觸,如泌尿生殖科、肛腸科、皮膚科的檢查。做好這這類檢查前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更有利於檢查進行。

複診帶好用藥單及病例通過檢查報告的對比,醫生可以更清楚的瞭解病情的進展。西醫的藥名有些很難記,如果醫生詢問又不記得,可能會妨礙診治。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小董讓你一目瞭然


​總 結

急性病、意外傷害、器質性病變一般看西醫。

慢性疾病、骨病及亞健康狀態應採用中醫調理+營養補充。


原來中醫、西醫在不同疾病上的選擇竟有這麼大的差別!你學到了嗎?所以,看病一定不要選錯大方向,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請大家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