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人屠白起和秦昭王利用瞞天過海、誘敵深入等計策最終以兵力幾乎相當的秦軍包圍了趙軍。這場大戰,是白起的巔峰之戰,也是白起的收尾之戰。白起面對的是初出茅廬的趙括,而在解放戰爭中粟裕同樣以兵力幾乎相當的解放軍包圍了10個軍30萬大軍的杜聿明。杜聿明是國民黨悍將,粟裕也是我軍戰神,這場巔峰之戰卻因一個“臭皮匠”改變了方向。

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杜聿明在黃維兵團被圍後,建議通過向淮北撤退然後在伺機北上解救黃維兵團。杜聿明作為國民黨名將,救火隊長的確不是白給的。在撤離徐州之前,杜聿明曾經報告給蔣介石先轉進到永城,然後經淮北到達蒙城,最後完成攻擊。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開始行動。在撤退前,杜聿明先對徐州外圍解放軍發動全面的佯攻,然後突然秘密撤退。此舉,不可說不高明。杜聿明對李彌、孫元良以及邱清泉很是自信。因為他對解放軍的打法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此時的杜聿明認為解放軍每次經過大的戰役,都要修整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重新發動進攻。現在杜聿明的秘密撤退,正是想趁這個空當把黃維兵團給救出來。

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當初在東北,杜聿明憑藉手裡新一軍、新六軍和52軍的精良裝備壓著我東北民主聯軍打。後來老蔣的一頓操作,才讓東北形勢急轉直下。此時,杜聿明還想最後搏一把。還別說,這一手還真的把解放軍給迷惑了。當粟裕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一天的行程。此時粟裕手裡只有七個縱隊,《孫子兵法》雲:“十則圍之。”現在杜聿明手裡有三十萬人,在粟裕抽調了渤海縱隊和南線3個縱隊加入追擊後,粟裕十一個縱隊,面對國民黨這三個重裝兵團毫無優勢可言。

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但是粟裕硬是用雙腿跑贏了杜聿明的汽車。圍殲最重要的是迂迴,沒有迂迴就無法達成圍殲的目的。在淮北地區,晚了一天行程的粟裕命令部隊尾隨國民黨部隊,對其進行襲擊達到牽制的目的。除此之外,粟裕給迂迴部隊下達了不要被小敵人來耽誤時間,這並不是一場抓俘虜的仗。在粟裕的嚴令下,晚了一天行程的粟裕最終將杜聿明、邱清泉、孫元良等三十萬大軍最終圍在了陳官莊。

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其實,杜聿明被圍並不是他的計策有誤,而是老蔣臨時變了命令。此時,國民黨已經兵敗如山倒,到了千鈞一髮之時。撤退到淮北的蒙城,最終在後方穩定的前提下再前往雙堆集是最好的方法。而老蔣在杜聿明到達永城後就下令向東南方向救援黃維兵團。

兩個名將鬥指鬥法,粟裕11個縱隊包圍杜聿明30萬人,堪比長平之戰

而且,杜聿明的機械化部隊在淮北的沼澤遍佈的地形並沒有很大的機動優勢。此時杜聿明往哪個方向都可以,就是不能往南。由於粟裕手裡也沒有多餘兵力,現在他放開三面全力向南包抄。最終,在老蔣的幫助下杜聿明最後一支主力徹底葬送在淮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