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叩開鄉村振興之門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雲過後豔陽天。”奼紫嫣紅的春天總讓人心生嚮往,隨著文旅業的復甦,因路途較短、春景爛漫,鄉村旅遊逐漸成為大眾休閒度假的熱門選擇。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能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也是留住鄉愁的有力舉措。

鄉村旅遊發展,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響亮回答。鄉村旅遊擁有集餐飲、民宿、農業觀光及農產品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且沒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一年四季各有特色,鏈條上的主體以農民為主,這條產業鏈具有強大生命力和無限潛力,為老鄉帶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為戰勝貧困提供有效路徑。南京溧水區李巷村是首批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的重點村,自開村運營以來,帶動100多人就業,為李巷全村263戶村民戶均增收1.3萬元。時下,政策傾斜使得更多人願意留在鄉村,他們搭乘電商快車,直播鄉村春光,打造旅遊特色和品牌,靠著鄉村旅遊增收致富,熱火朝天地描繪著美麗鄉村畫卷。

鄉村旅遊發展,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詮釋。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新空氣、新鮮食物、田園風光是鄉村旅遊的特色和亮點,這正是以“綠水”為依託,以“青山”為載體,滿足都市人對“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憧憬。浙江餘村就是踐行“兩山理論”的典型樣本。在江蘇,無論是以油菜花聞名全國的興化千垛景區,還是以千畝荷塘為發展載體的南通如皋平園池村,亦或是擁有萬畝翠竹的溧陽南山竹海,都是藉助自然資源打造旅遊產業鏈,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鄉村旅遊發展,是“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具體實踐。如今,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依山傍水不再是畫中之景,成為鄉村的標配。而留住鄉愁成為新追求。鄉愁是一種樸素情懷,也是一種精神歸宿,其凝聚起的精神力量是投身鄉村建設的不竭動力。鄉土特色風貌不僅是鄉村旅遊的獨特之處,也是形成鄉愁記憶不可或缺的部分。讓農味兒更濃,讓土味兒更足,可以在旅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同時,無形之中也推動了鄉村文化建設。近日,江蘇公佈首批107個傳統村落名單,並打造了8條傳統村落遊賞線路,一方面增強人們保護傳統村落的意識,另一方面對“記住鄉愁”具有積極意義。

踏遍青山,風景這邊獨好。鄉村旅遊的發展,是順應時代發展之舉,不僅是脫貧攻堅的妙招,也是鄉村振興的良策。讓我們走進鄉村,返璞歸真,撫慰鄉愁,共繪鄉村發展的美好圖景。(周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