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唐朝時佛教大興,從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佛像、佛經等,使漢地佛教深入藏地,到《西遊記》原型人物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自印度取得真經,朝廷為他組織了大規模的譯場,足以看出唐朝時對於佛教的虔誠程度。

而武則天與佛教糾葛在於,武則天利用佛教徒懷義等偽造《大雲經》 ,她將奪取政權說成符合彌勒的授記。隨後在全國各州建造了大雲寺,又造了白司馬坂的大銅佛像,並封沙門法朗等為縣公,又授薛懷義為行軍總管等,這使佛教和政治的關係益加密切。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佛像

因此在武則天真正掌權以後,在當時的洛陽城內命令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築,名為禮佛堂也稱天堂。那麼當時的這個禮佛堂輝煌到什麼程度呢?

據文獻記載:“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構天堂以貯之。堂始構,為風所摧,更構之,日役萬人,採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

從動用萬人修建,還耗費多年時間,費用更是萬億計,足以看出當時禮佛堂之輝煌。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當時的天堂建築復古模型

天堂有多高?《資治通鑑》中給出了相對具體的描述:即天堂高五層,且第三層已經高於明堂。現有文獻認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計算,天堂的高度至少應該在150米以上。

天堂內的佛像有多高?天堂內的佛像啥造型?史料沒作具體描述。但據文獻中的“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我們可以想象這尊佛像的高度非同尋常,估計至少是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好幾倍。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遺憾的是,唐朝695年,失寵的薛懷義放了一把火,將這座能與如今摩天大樓比肩的巍峨建築付之一炬。

時間來到2010年,洛陽市在新建隋唐遺址公園內,為更好再現當年的盛景。決定在考古發掘的天堂遺址上再防建一座新天堂,定位是成為隋唐洛陽城考古遺址公園的標誌性建築,成為洛陽大遺址保護的點睛之筆,成為現代化洛陽城中的新地標。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

“新天堂”2010年6月正式開建,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外5層內9層,總高度約80米。2014年4月13日,河南省洛陽市,以武則天禮佛堂為原型而建造的新“天堂”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新“天堂”建於原天堂遺址之上,它並非對歷史上天堂的原樣復建,而是一座保護展示性建築。內部鋼結構,外觀飾以紫銅,像一座高塔,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外5層內9層,象徵女皇九五之尊的無上地位。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復建後的新天堂

按照正常來說,這麼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又是洛陽新地標,應該很多洛陽本地人應該為之自豪。恰恰相反的是,新天堂建成以後確有不少當地人對這個新建築進行吐槽。吐槽啥?就是新建成的新天堂的高度,按時文獻記載歷史上新天堂高度應該至少在150米以上,而新建成的天堂僅有80米,作為地標建築很多人當地都說縮減的太矮了。

其實在準備建築之初,隋唐洛陽城宮城區建設一個大型鋼結構約80米高的“新天堂”,會不會因周邊區域幾乎沒有高層建築,而顯得突兀呢?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新天堂(右)與明堂(左)高度對比

當時論證的結果是:隋唐洛陽城宮城遺址面積非常大,如果僅僅給遊客以“平面化”的展示,難以直觀、準確、恰當地展現出歷史上這座城市的完整面貌。因此,遺址保護區需要提供一個制高點,能使遊客登高俯瞰宮城區的整體格局。這個制高點,就是“新天堂”。

可惜當時論證是怕建設高度太高難以融入,結果卻是真正建成以後,大家都覺得作為洛陽新地標高度太矮。雖然作為普通人不懂得專家論證建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很多洛陽本地人還是希望真正的天堂能夠原高度復建,再現當年真正的輝煌。

歷史上的武則天禮佛堂,如今的洛陽新地標,因何被很多人吐槽?

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

對於新天堂復建高度的問題,你怎麼看呢?是否同意復建一所原來一樣的高度的新天堂?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