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生观

人生观,本是哲学名词,是指对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个人对于处世的态度。可因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人格修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见,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今天我用六个段落进行主题的说明。

何谓人生观

一、人生观感对于人生的看法:

首先,肯定人类与矿物及植物有别。人类属于动物的一种,略带动物的性格和特质,却又异于一物般的动物。人性之中,既可比美动物的驯良可爱之处,也有较之于猛兽更凶残可怕的一面。古人以“人面兽心”、“人形兽性”等比喻,作为划分人的心性与兽的心性之区别,也代表了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

二、人生包括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存等三部份:

“人的生活”,是人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现象。例如我们每天上班办公、到学校做家务等,一切在空间中的活动。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如娱乐、信仰和欣赏艺术等的需求。

“人的生命”,是人们在时间过程中的延续现象,从过去到现在,今天到明天,以至无尽的将来。人的一生,是从出生到死亡,然后走进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份。人类的生命与动物差异之处,是动物没有历史的生命观,人生与历史相结合,故有对历史负责,以有及活在历史上的生命价值观,便是世间圣贤豪杰之士的人生观了。

“人的生存”,是指人类存在于时间及空间环境中的事实。人类生存于时间中的阶段,一般人只局限于从出生到死亡为止,一期的生命结束,便不存在。而人类生存于空间的活动范围,因人而有大小不等,但也极为有限。个人的生存,对全体的时空而言,实在微不足道,如果通过宗教、哲学等的奉献和菩萨的愿心,便可成为无限。例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西方的耶苏,虽然他们生存的年代已成为历史,他们思想的影响力却是源远流长,将与人类的文化同垂不朽,超越了他们肉体生命存在于时空中期长。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佛,他的色身的生存,仅仅八十年寿命的时间,和印度恒河中游游化的空间;他的影响,却将于全宇宙同时存在,通过他的悲愿,那就是岂穷三际横遍十方了,乃是超越于时空观念的在存在。

三、人生是什么?人行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嗸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而又能够知善和恶,能够为善去恶;人生的价值,是在能够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积功德,增长福慧。

我曾听到一位母亲欢著气说:“像我这种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识丁,存活在世上,既没有用处也没有意思。”当时,她有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听到之后,似乎觉得有点恐惧,马上对他的母亲说:“妈妈,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我很需要你,对我来说,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够没有妈妈!”母亲听后便体会到,她在小孩的心目中,扮演著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转念间便感到虽苦犹乐,非常安慰,这也就是她对人生价值的确定。

很多人对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认为人生是件无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听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这还是属于动物本能层次的人生观,一般人往往也曾产生这些念头而不容易察觉,当然谁也不喜欢承认,自己是属于这个动物本能形态的层次。但是,我经常会被问及:“我为什么要在这世界上活受罪?”“我为什么这样苦?”“我前辈子欠的债究竟有多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恼,却找不出为什么要生活的根源,但也无法摆脱生命的负担,既不能心甘情愿地活下去,又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活下去。

何为人生观


何为人生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