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10大高級祕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想必大家對帝都的故宮並不陌生,這座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五大宮之首,它的輝煌和神秘並存,也因此在民間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傳說,那麼就讓小編告訴你故宮的10個真實秘密吧!

秘密1:故宮裡的冷宮在哪兒?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故宮的冷宮在哪裡?這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八卦。

冷宮並不是固定的宮殿,所以在紫禁城裡找不出一座宮殿,匾額上書寫著“冷宮”二字。


所謂“冷宮”,不過是一些荒寂冷僻的後宮,那些年久失修、陰冷潮溼的宮殿,就成了失寵的后妃們最後的歸處。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它幾乎是作為花園的對立物存在的,因為在它的內部,沒有花香,沒有鳥鳴,只有小太監的輕慢和折磨。


秘密2:綠頭牌究竟是什麼玩意?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綠頭牌有四種:

1、凡覲見皇帝者,皆用粉牌書寫姓名、履歷。牌頭飾綠色者稱綠頭牌。

2、清代沿明制,凡遇緊急事務或事涉瑣細,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綠頭木牌,以滿文書節略於其上,稱為綠頭牌。

3、清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綠色漆牌頭,稱綠頭牌或綠頭籤。

4、皇帝選秀女、召幸后妃時也用綠頭牌,就是俗稱的翻牌子。


秘密3:清代皇帝的婚姻有多奇葩?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清太宗皇太極的后妃中,

有姑侄三人嫁一夫。

在順治帝的后妃中,

有姑侄四人嫁一夫。

然而在康熙帝的后妃隊伍中,

竟有四對是同胞姐妹。

她們共侍一夫,

開創了后妃史上的新紀錄!

這真是刷新三觀啊!


只想說:你們城裡人真會玩!


秘密4:皇帝的後宮是什麼樣?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清朝,後宮分為八等級,分別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還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陪皇帝過夜的宮女。


后妃的人數也是有規定的:皇后1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定數。分居東西12宮。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個皇帝的妃嬪數目有很大差異,康熙皇帝玄燁的嬪妃數量是史料記載中滿清皇帝最多的。但康熙帝共有多少后妃,史學家沒有給出統一的說法。

《康熙全傳》記載,康熙帝后妃中貴人以上者有49人,冊封在冊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答應、常在等據說共有200餘人,而光緒皇帝只有一後二妃三人。


秘密5:“福晉”和“格格”曾是皇帝的妃子?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關外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後妃制度。這時妻妾沒有名號,稱“福晉”或“格格”。努爾哈赤的16個妻子都叫“福晉”。


這個“福晉”的“福”本讀一聲,啟功先生似曾專門論及此點。但現代影視劇中多已不察。康熙後典制完善了,用“福晉”和“格格”稱呼後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


秘密6:皇帝其實很寂寞?


一個人吃飯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皇帝每日用兩餐,兩次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吃飯的地點大多在寢宮和辦事場所。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和皇帝一起用膳。

一個人睡覺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被召幸的嬪妃,不得在皇帝寢宮過夜,到了一定時間,門外太監跪著喊:“是時候了。”或由皇帝拍掌為號,太監入內用被子裹著嬪妃退出,嬪妃當晚睡在皇帝寢宮旁的臨時住所。


看來當皇帝也挺寂寞的,都不能摟著美人睡覺,小編不由得想起一首歌: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秘密7:皇帝都拜哪些神?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順治皇帝訂立了早、晚祭神的制度。早晨祭釋迦牟尼、關聖帝神位,晚上祭蒙古神、滿族女神等神位。清宮中有專門供祭拜神靈的場所四十餘座,分佈於宮中各處。


秘密8:午門外不斬首,而是專打屁股的地方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午門是什麼地方?就在皇帝家門口。皇帝會在自己家門口殺人嗎?其實,明朝殺人在西四,清朝殺人在菜市口。影視劇中的拖出午門斬首,純粹是扯......


不過,午門倒是用來打屁股的地方。打屁股,也就是廷杖,後來以訛傳訛,就被傳成了斬首。


秘密9:皇帝上朝嗎?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影視作品中,每天早上皇帝會和大臣在太和殿商議朝政。其實不然,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裡受朝賀,並非用來議事的。去過故宮的人應該知道,太和殿也站不下多少人。


其實,清朝並沒有專設的早朝,都是由內閣向皇帝彙報。早朝不過是影視作品中的演繹罷了。如果說有的話,清代前期的“御門聽政”倒是與早朝頗有幾分相似。


秘密10:“御門聽政”在哪裡?

故宮裡10大高級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圖片文來自網絡,侵刪


我說,皇帝貓在門洞裡上朝,您信嗎?

康熙成年之後,沿襲明制進行“御門聽政”,冬春季早上六點,夏秋季早上五點,先在乾清門,後來改在太和門。到了咸豐年間,早朝制度基本就被廢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