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電商市場shopee

2019年,是電商飛速發展的一年,各行各業的人都選擇加入電商行業,如今在互聯網大趨勢的引導下,電商的發展猶如春筍一般,發展至今各大平臺已經佔領一席之地,而目前東南亞已然成為最新的全球跨境電商戰場,東南亞跨境電商已然已成為跨境電商的一個風口。

曾經歐美市場是跨境電商的藍海市場,然而現在市場的飽和,似乎對中小賣家不太友好,導致很多中小賣家不得不放棄這個市場,雖然中小賣家不好做,但是對於大賣來說,還是很賺錢的。既然對於中小賣家不友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新手賣家,無經驗的賣家加入到跨境電商的行列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跨境電商的一組數據:

2018年亞馬遜一個季度的銷售額達到了529億,相比上年的同季度增長了39%;到2022年,印度的電商規模將達到719.4億美元,中東電商市場規模預計為486億美元;而東南亞Shopee在18年的時候第一季度的GMV就達到了19億美元,同比增長199.5%。

是不是覺著市場巨大,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加入了呢?

在2019年的時候,東南亞市場人口超6億,互聯網用戶達到3.4億,這麼龐大的流量池肯定能成為跨境電商風口的原因之一。而且據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在2025年,東南亞的電商規模將達到1020億美元,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跨境電商新藍海市場。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跨境電商依然很賺錢,只是你沒有找對方式,抓緊機會。

東南亞市場都有哪些跨境平臺呢?

1、Lazada於2011年成立於新加坡,東南亞最大的b2c平臺,被稱為“東南亞亞馬遜”,在2015年被阿里收購;

2、Zalora於2012年成立於新加坡,主打時尚電商,提供時尚和鞋類產品,是全球時尚集團GFG的子公司;

3、總部位於新加坡的Shopee蝦皮,是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公司Garena旗下的移動社交購物平臺,在東南亞和中國臺灣市場強勁增長。

對於整個東南亞市場的佈局,阿里集團從平臺、支付到物流就像是在東南亞畫了個券,牢牢的圈住了這塊“肥肉”,而百度、騰訊、京東也毫不示弱,紛紛轉戰東南亞進行佈局,其中Shopee最大的投資人就是我們國內騰訊的馬化騰先生。

就目前的形式來說,在東南亞地區屬Lazada和Shopee發展的最好,且蝦皮現在正處於招商階段,入駐比較簡單。

在東南亞,Shopee憑藉2億次的App下載量,佔據多個國家移動端下載榜單第一名;現在加入Shopee的話不收取任何費用,前三個月還可以享受免佣金的政策。對於個人創業或者想嘗試新平臺的賣家實在是一個好機會。

而對於其他平臺難以解決的物流問題,Shopee自建物流系統體系,大陸賣家只需要把產品打包好,發送到國內對應的中轉倉,之後由官方統一進行配送。

而Shopee適合的人群也比較廣泛:

①國內電商新晉賣家,想轉行轉戰電商或者想利用業餘時間掘金的新晉賣家。

②跨境電商轉型賣家:亞馬遜,速賣通,wish等平臺想拓展其他市場的跨境賣家。

③國內電商轉型賣家: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想拓展跨境市場的國內電商賣家。

  • ④新手小白,寶媽等創業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