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教孩子太“懂事”

小时候,亲戚朋友们总喜欢用懂事、会说话等词语来夸赞孩子,以至于孩子都会认为这是美好的词,但事实上,用懂事两字来夸赞孩子,真的好吗?

家长不要教孩子太“懂事”

传统意义上的“懂事”是什么?

懂事,就是孩子会考虑别人的想法,但这也意味着孩子会因为顾及别人的想法,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等时间久了,懂事养成习惯之后,很多孩子都会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从而逐渐丧失追求自己人生的动力。

记得我小时候一直被村里的长辈夸赞为懂事的好孩子。有一次我想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刚好被隔壁的奶奶看到,她立刻让我给她帮忙绕毛线。我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然后奶奶就夸我懂事,被她夸赞之后我就更不好意思说自己想去玩,后来一个下午都耗在那里,跟她一起绕毛线。

当时的内心真是非常纠结,简直是百爪挠心。有无数次想把毛线扔下来,自己出去玩,但又无数次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一直乖乖的坐在那里跟奶奶绕毛线。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结果是直到现在我想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的时候,也往往会先去考虑到别人,而不是自己。

虽然说多关注别人的感受并不是坏事,但过多的压抑自己就会造成自己没办法去尽力追求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形成习惯后,会逐渐丧失了追求自己人生的动力。

而有的孩子则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总是为了别人委曲求全,内心的压抑会越来越积累,负能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

这也是在青春期,有很多孩子特别叛逆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我在做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咨询,就发现有很多在青春期出了问题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都特别的乖巧懂事,特别听父母的话。但是因为他们长期不懂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不懂得怎么尊重自己内心,又有一种自我成长的能量不断的萌芽生长,结果到了青春期就开始叛逆,开始跟父母对抗冷战,或者是逃学、休学、游戏成瘾、暴力等各种问题爆发。

家长不要教孩子太“懂事”

因此我们现在通常会强调不要把孩子教育得太"懂事",那就意味着孩子要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需求,也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那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幸福快乐,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就应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他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让他勇敢的去做自己,让他有选择权自主权隐私权。

比如孩子的吃饭,让他自己决定自己想吃什么,要吃多少;孩子穿衣服,让他自己决定要穿什么衣服穿多少;孩子做作业,开始我们要手把手教会他怎么做,但接下来要让他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作业去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查漏补缺;孩子上兴趣班,我们要根据孩子自己真实的需求和天赋去给他提供培训发展的机会,而不是我们觉得什么好就给他报什么班。

只有在生活中一步步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价值感、自我决策能力,他才能够真正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能够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懂得为自己生活,而不仅仅是懂事听父母话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