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息《我們內心的衝突》

如何平息《我們內心的衝突》

學生時代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工科生們愛去讀弗洛伊德,我在2011年附近也閱讀了帶有榮格影子的《少有人走的路》。摯友們的理論風格往往一致,無論是“人生苦難重重”,還是“註定承受痛苦乃至毀滅”。這個流派對人生的一切充滿悲觀,宿命論作家毛姆、失敗主義小說家耶茨都沒有講出比“童年陰影”“支配驅力”這些概念更陰暗的故事。你打開了一扇通往內心無間地獄的大門,最終卻認識到絕無可能把那裡的黑暗生靈祛除

卡倫霍尼走上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她在《我們時代的神經質人格》一書提出,文化因素與人際混亂引發了心理疾病。而在《自我分析》中她分析到,對安全感的追求才是核心驅動力,而不安全的焦慮逼迫著每個人。這本《我們內心的衝突》中,她的理論得以成熟。人並不受童年經歷支配,而是性格背後的各種傾向驅動了行為

沒錯,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有能力不停地改變自己

1.

基本衝突

我羨慕那些可以坦然接受後果、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的人。我雖然深深感受到某些課堂徒費光陰,卻仍內心難安想獲得高分;有些人卻不會心存壓力,校園的評價絲不影響他們前進的軌跡,兼有看破遊戲規則的自由和主動做出決斷的勇氣。內心因為觀念與道德衝突左右難安,再深挖一層就能看到,成體系的價值判斷還沒有形成,不敢承受打擊自然就沒有自我。根植於文化或自團體宣揚的價值觀入侵了你,自然會令你不敢放棄,也不敢負責。

2.心理傾向

各種心理傾向之間彼此衝突,不和諧油然而生,潛藏起來的傾向特定時刻會突然佔據主導地位。《再劫麵包店》裡夫婦為兒時心願武裝搶劫,《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里克蘭德出走學畫、布羅琦背叛丈夫自殺,《刀鋒》中拉里的逃婚,《面紗》中瓦爾特對凱蒂的感情。激烈的衝突浸染了方方面面,改變性格,逆轉信仰,重塑人生目標。

順從型、對抗型、疏離型是三種傾向。順從型對喜歡有著無窮無盡的渴求,往往把自己擺在次要,並用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抗拒型追求勝利與權力,為證明強大和精明而付出努力,壓抑感情使得創造力貧瘠。疏離型不想和任何人靠近,乃至疏遠自我而感受不到自己情感好惡。順從型傾向安全感,對抗型需要認同,而疏離型偏好自由

3.和諧嘗試

衝突的價值觀一天不統一,就一天無法獲得平靜。尋覓安寧的心靈轉而通過粉飾自我、拋棄自我來努力平復衝突,苦求和諧。這類似於東方文化中的“無我”哲學。

  • 粉飾自我使得處在內心衝突中的人開始脫離現實無端自信,獲得報復性的優越感,否認內心矛盾,營造出多種價值觀念和諧統一的假象,最終遺忘自己的感受、好惡與信念。遮蔽真實內心的面紗蔓延到外部世界,人也就逐步失去對生活的興趣,因為生活者並非真實的自己
  • 拋棄自我的人開始將個人問題客觀化,堅信外部因素帶來了自己的麻煩,隨之感受到一種空虛膚淺。他們過分在意居住的位置,享用的食物,歸屬的群體,睡眠的長短,童年的經歷,把現狀與心情歸結於外部因素。外化原因會破壞掉心中的自我,忽視內心的衝突而把矛盾投射外界,平復衝突的努力使得衝突更激化了。
  • 為了在層層衝突的火山口上維持微妙的平衡,人會尋求各種達成和諧假相的手段。對人設與真實自我間的鴻溝視而不見,切割自己成對公對私、對家對外試圖隔絕情緒,以普遍觀念、文化氛圍等藉口為不當行為辯護,試圖阻擋氾濫情感的超限自控,盲信外來信息絕對正確來摒棄憂慮,為擺脫壓力而避免決定左右搖擺,蔑視普世價值而擁抱馬基雅維利式玩世不恭。以上種種都是掩蓋衝突,營造統一價值觀假想的心理防禦手段。

4.如何獲得平靜

即使是聖人也無法在內心中同時服從相反的原則,必須承認在矛盾價值觀間的妥協不可能存在

試問要如何結合自私與慷慨兩種企圖,要如何包容愛與奴役、奉獻與支配這種對立?如果想避免自身成為道德與價值觀的戰場,內心只能承認一類原則,這種原則必須來自自我。

體味自我的真情實感與切實需求,然後圍繞自我建立起價值觀,再向外拓展起人際關係,如此才能平復衝突。外界輸入的觀念與準則雖好,但也要看你的精神內核能否兼容。

在瀝青路上澆水,並不能種出百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