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藥十四的成長思考

作者|藥十四

date|2020.04.10

圖源|unsplash(感謝網友的無私奉獻)


近日,某作家再次登上熱搜的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不如先介紹一下這位作家何許人也,這位作家出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有多高呢?以前她家隔壁住的是宗白華先生家。可能大家不太瞭解哈,這麼說吧,郭沫若是他發現和扶植起來的。家裡有院士、有大學校長、還有工程師(三峽工程設計者之一),祖上還有“二次革命”的元老。


不難看到,這完全的高知家庭對標某某松也不過分。哦,對了,他比某松好一點,是個廳局幹部的主要領導。作品拿獎拿到手軟。什麼百花獎、優秀小說獎、魯迅獎。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也差不多了。


話說不多,轉到文章的正題上。

這位作家呢,在武漢封城時,在公眾媒體上開始寫起了所謂的封城日記。假若真能夠記錄武漢的實事,讓我們這些不在武漢的人瞭解到武漢的現狀,在疫情期間建立起一條連接武漢和外界的通道。這倒也不為是一件幸事,值得表揚,值得稱讚。


但顯然,這份日記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好。原因有幾點,且聽我慢慢道來哈:


1.首先,請大家思考一下,怎樣說謊才能說得最好?自然是真真假假摻和一些,聽起來像那麼一回事,但仔細想想,又有哪裡不對。能力強的呢,仔細一想,知道了哪裡真,哪裡假。能力弱的呢,就一股腦的全信了。


而我們這位作家公知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她將假話留住了,同時又選擇性的說真話。那麼選擇性的又說了些什麼真話呢,我看了看,大概有一下幾種:

  • 政府的辦事不力。
  • 很多人因為沒有病房而逐漸病重然後死亡。
  • 疫情期間人民生活很苦,尤其是在武漢的人更苦。

(大概就是這些吧,別的也不想多說。)


大公知“聰明”的地方在於在真話的地方大肆的做手腳。這其中尤其明顯的就是,將武漢封城之後的系列後果,非常極端的倡導為政府辦事不利而導致的人禍。在這基礎上,再大肆的加入生離死別的悲痛情緒、災難下的惶恐情緒。


十四是屁民一個,不敢妄自揣摩在這裡面,有沒有有意或無意的對人們情緒上的引導。但是不難想象,在極端宣揚政府辦事不力的情況下,又輸出大量糟糕的情緒,是很有可能會引起很大騷動的。尤其是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2.說到情緒,那就再提一提。不過,首先我們先明白一個概念,災難是什麼意思?百科上說,災難是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嚴重損害帶來對生命的重大傷害。


也就是說,無論何時,一場災難的爆發一定會波及生命的消失,目睹生命的逝去帶來的是什麼?是恐慌,是聯想到自己可能也會遭此待遇的恐慌。恐慌情緒的蔓延很大程度上會導致群眾產生一種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的某種爆發性需求。


同時,某方還選擇了一個很是巧妙的角度。


親人的逝去本就是件極其哀痛的事,而此時,恰恰有這麼一個人在為死者發聲。不難看見,這會引起死者家屬極大的共鳴。到底是大作家,切入角度如此之妙,十四佩服佩服。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繼續回到《某方日記》,看完了全部日記,我簡單概述一下:


某月某日,天氣如何如何。接著她的病犯了、她的朋友又和她說了些什麼、她家親戚生活困難了、今天又有同事來送物資了、今天又和某位網友“親切友好”交流了、朋友圈同學群裡誰發了些什麼、今天又從微信上和某位醫學界業界精英探討了疫情最新進展,哦,對了,還有誰誰誰怎樣支持她寫日記等。


我突然想到我媽和親戚打電話、聊微信時候的樣子,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寫日記都能寫的如此貼近生活。


其實也不能怪她,人家身份在那裡。借用某位朋友說的話,我們放牛種田是為了吃飯,寫作,是為了以後吃飯。人家放牛種田,是為了體驗生活,寫作,是為了反思。目的不同,也不怪咱看不透看不懂,差著境界呢。


這樣的人,端著才對。筆下全是民間疾苦,抗爭命運。實際上連手上磨出水泡是個什麼樣的疼法都不知道。每天靠著想象鑄就一個燦爛的文學世界。


有意思的是,她喜歡將別人扣上帽子。別人稍一指出,便說人家“左派”。事實上,這類作家二十世紀上半葉還挺多。針砭時事,像個左派,談起生活,像個右派。


當然,咱們現在已經不興搞這一套了,別老給人家帶帽子,挺不好的,也希望某方也別老說人家是個極左。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當年的那套言論也該放下了。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網上有人將《某方日記》比作中國版的《安妮日記》。我就簡單說兩點,


一、《安妮日記》起初是想寫給自己看的,後面聽了某位荷蘭流亡政府人員在電臺上說的話,為之動心後,開始以出版為目的,為日記大量潤色,刪去某些不夠有趣的事,並靠回憶增加內容。


這是百科上的內容,說這個是啥意思?就是說這東西經過潤色、整理、修飾之後已經成為一種類似日記體小說之類的東西。


所以,咱要寫小說就好好寫嘛,像人家一樣大膽承認,我就是想要出版。坦蕩一點嘛。說不定掛個小說的名頭,還能獲個大獎啥的。


二、當然,話說到這個份上,您要還堅持認為這就是中國版的《安妮日記》,我也沒辦法。我也不反對您,健康的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


不過,希望大家明白,社會不能只有情緒,紀實性文學之所以稱為紀實性文學,就是因為它客觀、真實、公正的反映現實。


小說化的紀實文學可以有一定的虛構,但虛構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一味的道聽途說,然後再加上個人情緒化的主觀判斷,還非要掛上記錄的名頭。


最後,這世道,有人唱興,就會有人唱哀。共情可以有,但無意義的情感虐待卻無必要。藉助網友的一句話,調動情緒的人,最後會被反噬。輿論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去偽存真的,是理性。

《某方日記》,一本正經的胡說


寫在後面,寫這個可能會被有人質疑只會寫愛國主義,小粉紅。請你不要侮辱人好嗎?我明明是中國紅。另外,向在此次疫情中犧牲的各級工作人員表示深深的敬意,也對在此次疫情中痛失親人、失去生命的同胞表示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