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冬至表示冬天最寒冷的天气来了,提醒人们注意御寒。老家有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老家冬至是要吃水饺的。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这个习俗与医生张仲景有关,是家乡的百姓纪念医圣心系百姓的大恩。当年,医圣看到老百姓因为天气严寒,很多人耳朵、手都冻烂了。于是命令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面食,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耳朵样的面食”,一大碗肉汤。人们吃完,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慢慢好了。

后来人们为了驱寒和纪念医圣,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就这样,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到广州十多年了,冬至的严寒是感觉不到了。但是还是自己动手包了饺子吃,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心里自然想起家乡,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

母亲有好吃的总是先让我们几姐妹吃饱,有好吃的菜也是一样的。父亲总说,只要是菜不多了,我只要一伸筷子,你妈就会说我:“你还在㧅菜,留给孩子们吃”,每每想起这些,一家人围在桌子吃饭的情形就浮现眼前,母亲的话语也犹言在耳。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想起小时候我们总是赖床,母亲总是一遍遍的催促:“快起来,再不起来我就拿火钳(一种烧火用的工具)来了”。我们也总是每次都答应:“哎,马上就起来了。”如此反复几次才从被窝爬起来,母亲说的火钳却从来没有拿来过。当时母亲喊时的既想睡,有不得不答应的感觉,母亲的催促声,一一犹如昨天。可惜现在我再也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了,再也没有人叫我起床了,每每想起这些心头总是是温暖的感觉,嘴角不由自主的上翘。

母亲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冬天天气很冷,在家不是给我们做鞋,就是在做衣服、或者做酱菜。家里有个缝纫机,母亲不但给我们做,还帮助邻居做。那时候,很少买衣服,都是母亲做的,过年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时,总有大人拉住我们夸赞衣服漂亮,找母亲要样子,给自家孩子也做一件……

由于积劳成疾,后来母亲身体垮了,一直在生病。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年冬天,母亲一直卧病在床,每天单独给母亲熬点牛肉汤补身体。我一边做饭,一边熬药。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那是一个下雪天,冬天的乡村早上有些寂静无声,多年以后,这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清晰如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依然会如此清晰。

当时的我内心是复杂的,并不如眼前的雪是洁白一片。我没有心思欣赏雪景,也感觉不到冬日早晨雪的寒意。我在为母亲的身体担忧,同时也有些为自己惆怅,有娘的孩子不管多大,哪怕已经20了,这个时候大多都还在被窝里,等候他们的母亲张罗饭菜。

而我呢?因为母亲的身体,我不能享受被窝的温暖也就罢了,还要熬药做饭;熬药做饭也就罢了,面对母亲的身体,我却无能为力。我做的这些并没有减轻母亲的病痛,她依然孱弱无力。

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邻居那天看到我给母亲熬的肉汤的眼神和话语:“哟,都单独做起饭了”,话语轻飘飘的,甚至带着笑意,但对于我来说却犹如万箭穿心。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在母亲的身上我获得过温暖与爱,也让我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否则不管你的至亲是如何的爱你,孝顺你,但是却都无法替你一丝一毫的疼,受一丝一毫的罪,只能眼睁睁看着你一天天消瘦……而无能为力。那种无力感让爱你的人感觉,连呼吸都是那么的无力,令人窒息。

母亲属于远嫁,生前只要想起外婆总是泪眼婆娑,觉得自己不孝,没能在外婆前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每每做梦回家,醒来泪湿枕巾。每当家里做点好吃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母亲总能想起外婆,想起外婆为她做过林林总总总也说不完的事。每一次都以全家哭泣,含泪吃饭而结束。对于外婆,母亲这一辈子都是愧疚的,深深的愧疚,无法用言语表述。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为了她的孩子能生活的好一些,她总是拼尽全力。身体好的时候,她好像有用不完的劲,不知疲倦,没黑没夜。身体不好的时候,也还是不闲着,总要干点什么,直到她的眼睛因为糖尿病,青光眼看不到了,不得已方才歇下来,就这样,还总是说要帮忙烧火,摸着剥玉米……这就是我的母亲,勤劳辛苦的一生。

今天冬至了,母亲应该如愿跟她的妈妈围在一起吃饺子吧。那饺子应该是母亲最喜欢的口味,最喜欢的馅儿吧。她应该没了病痛,没了忧愁,也没有寒冷,只有享受母亲温暖的幸福吧。她应该每天都和外婆有说不完的话吧,因为她有将近四十年没有跟外婆好好说过话。她也应该把外婆服侍的很好吧,因为她有将近四十年深深的愧疚外婆。

如果有轮回,我希望还做你的女儿,尽今生未尽之孝,享来世母女之乐。妈妈冬至安康!祝您在另外一个世界幸福安康!

#

冬至,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