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還在才肯說》是一本暢銷30多年的書,兩位作者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都是3個孩子的媽媽,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幫助數以千萬的家庭用自身的實踐有效的與孩子進行溝通。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這本書是我在一個書籍推薦文裡看到的,那時候還在孕期,並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含義,但最近,我遇到一些問題,想起這本書,重讀一下,醍醐灌頂,及時止損。

一、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

我兒子2歲了,正是語言爆發期,開始教古詩詞,歌謠之類的,所以時不時的就會讓他來上一段,尤其是跟親戚視頻的時候,總是叫來表演一下。

但最近我發現他不再願意配合我展示了,而是開始說"亂碼"了,有時甚至生氣地跑開了,而我會說:"你看你,怎麼就不好好說了呢?"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當孩子已經開始表現消極狀態的時候,我們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1、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很簡單,接受他們的感受

書中講到幫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我把這個觀點理解為"換位思考",家庭溝通以及社會交際中,換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獲得對方認可的一種手段,當然,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


當面臨來自孩子的負面情緒時首先不要急於否定,試著想一下,如果你是他,你會不會願意一遍一遍的在其他人面前重複一件事情,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為什麼要要求孩子不厭其煩?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2、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的感受去代替孩子感受


"不就玩具壞了嗎?這有什麼好哭的,再買一個就好了。"

"沒關係,爬起來,男孩子摔倒了不疼的。"

這樣的對話是否經常出現?面對被忽略的感受,孩子往往會表現出負面情緒。


不要自以為然,用成年人的觀點去看待孩子們的問題,要換位思考。不要輕易忽略孩子的感受,正面回應,你就會知道,他/她為什麼會為了玩具哭泣。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3、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我姐姐家的孩子2歲半,經常打人,我姐姐的處理方式是笑然後再訓斥,從來沒問過他為什麼要打人。

接受感受並不代表為所欲為,試著傾聽感受他的理由,在可控範圍之內給予正確的引導。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4、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他們才能開始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


"媽媽,班裡的小英搶走了我的橡皮,我打了她,我不要再和她做朋友了!"

"不就一塊橡皮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不應該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找個機會跟她道歉。"


很常見的一段對話,大多數的媽媽覺得讓孩子為打人道歉是正確的做法。但不出意外下次她再不會跟你說她在學校發生的事了,正如我們大人一樣,被人認同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即使做錯了, 也真心希望能有人為主角辯護。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下次試試這樣說,"是你最喜歡那塊橡皮嗎?你當時一定很生氣吧,才會打了她的對嗎?如果我是你,可能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想她一定會主動跟朋友道歉的。


有時候孩子拋出來的溝通,往往是她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卻希望父母理解她打人的原因,而不是獲取責備。用肯定回應他們,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二、代替懲罰的方法

在中國傳統教育下,依然存在"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思維,多數情況是家長很難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當孩子不與家長合作,與家長的要求存在矛盾的時候,孩子呈現出來的行為,在家長看來多數是覺得"慣得,欠揍",但實際,吼叫是可替代的,並且更有效。


1、不要把孩子當成是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作解決問題的參與者

如果你一邊打掃衛生,你3歲的女兒一邊把紙屑扔到地上,比打她更有效的是"寶貝,現在,我們一起來完成這次打掃,那塊區域歸你負責,剩下的媽媽來。"

當寶寶拿起小工具的樣子一定可愛極了。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我新買的口紅被扔進垃圾桶了,我沒有可用的口紅了,我太生氣了",也許話一出口,孩子一溜煙跑去撿出來了。

3、表明你的期望

"噓!"順便指指圖書館裡其他看書的人,孩子會自動停止講話,比嘮叨一百遍"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更有效。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4、提供選擇

"寫完作業後,你是想先看電視還是先去樓跟爸爸踢球?"是不是比"限你半小時之內寫完全部作業"更容易達成目的?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三、學會讚賞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陰影吧,無論我們的做的多麼優秀,做了多少努力,都不如爸媽嚴重別人的孩子,其實是這樣嗎?不當著我們面的時候,我們也是父母的驕傲,可是誇讚孩子的話為什麼就不能變成讚賞和鼓勵呢?


1、在家裡得到讚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

2、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讚孩子做對的事;

3、讚賞孩子的三個技巧:描述你所看見的;描述你的感受;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丨教你跟孩子說話

經常看到各種育兒經驗,教育孩子的方法論,其實,所有的套路都不如一次心與心的碰撞,經常交流並不代表有效溝通,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只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感情的動物最有效直接的就是感同身受。


面對,接受,鼓勵是我在育兒路上的前進方向,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和孩子共同築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